柯萨奇病毒A组10型生物学特性研究及疫苗候选株的筛选

来源 :北京协和医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uiwadand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对柯萨奇病毒A组10型(Coxsackieviruses A10,CVA10)病毒株在不同细胞上的适应性、一步生长曲线、蚀斑特性、乳鼠致病性及灭活病毒免疫原性等生物学特性进行分析,为CVA10病毒株有关作用机制提供了研究基础,对CVA10疫苗候选株的筛选提供了评估和参考。方法经前期分离鉴定为CVA10的10个毒株,对各病毒株进行鉴定,根据基因型构建种系进化树。将各病毒株分别在非洲绿猴肾细胞(African green monkey kidney,Vero)和人胚肺二倍体细胞(Human embryonic lung diploid cell,KMB17)上连续传代培养,使用微量细胞病变法检测各病毒株前10代的感染性滴度,以及观察培养第1代和第10代的生长特性,绘制一步生长曲线。选取同一代次各病毒株观察在Vero和KMB17细胞上的致细胞病变效应及蚀斑形态。将10个病毒株统一剂量为105 CCID50,颅内注射2日龄BALB/c乳鼠,观察乳鼠变化,记录临床评分和生存率。采用剂量为105 CCID50的活病毒进行肌肉注射及剂量为106 CCID50的灭活病毒加Al(OH)3佐剂进行腹腔注射两种方式免疫BALB/c小鼠,28天后以相同途径相同剂量加免1次,采集两次免疫后血清进行中和抗体效价检测。选取1个病毒株进行途径感染性,剂量相关性和年龄敏感性实验,并取部分发病乳鼠各组织进行病毒载量检测(Rral-time PCR Taqman)和病理学观察(Hematoxylim-eosin,HE)。对腹腔途径注射病毒的乳鼠进行半数致死剂量研究。制备实验性灭活疫苗免疫5周龄BALB/c雌鼠三次后交配,待乳鼠出生48h内腹腔注射病毒检测母传抗体保护性。免疫同时对雌鼠进行尾部采血,检测中和抗体效价,体外中和感染小鼠观察保护性。结果本研究中10个CVA10临床分离株均属于C基因型。各病毒株均能够在Vero和KMB17细胞上适应培养。在Vero细胞上,各病毒株形成的蚀斑形态规则呈圆形,边缘清晰;传代培养至第4代感染性滴度即达到高峰,并趋于稳定;第1代和第10代各病毒株感染性滴度分别在第6天和第4~5天达到高峰,并保持在6.5~7.25 lgCCID50/ml之间。在KMB17细胞上,各病毒株形成的蚀斑形态不规则,边缘模糊;第3~4代滴度达到最高峰并维持稳定状态;第1代和第10代各病毒株在第5~6天和第4~6天达到增值高峰,感染性滴度在4.5~6.25 lgCCID50/ml之间。将各病毒株统一剂量为105 CCID50,通过颅内注射均能使发病乳鼠产生明显的肢体麻痹,最早在第3天开始出现麻痹现象。前肢麻痹占所有发病乳鼠的31.25%;后肢麻痹占所有发病乳鼠的93.75%,其中双后肢麻痹占所有发病乳鼠的87.5%;四肢麻痹占所有发病乳鼠的50%。半数死亡时间(LT50)大约为6天,并于8天内全部死亡。感染途径对最终结果产生影响,并表现出明显的剂量效应及年龄相关性。选择1个毒株统一剂量为105 CCID50,通过颅内和腹腔途径注射均可使乳鼠发病,且两种途径检测到四肢肌肉中的病毒载量最高;口服不能使乳鼠发病,但在部分肢体和脾中检测到少量病毒载量。通过颅内注射梯度剂量100~105 CCID50,发现剂量高于103 CCID50乳鼠100%发病死亡,低于或等于103 CCID50剂量乳鼠部分发病或不发病;通过腹腔注射梯度剂量,发现103.5 CCID50为乳鼠半数致死剂量;不同年龄小鼠颅内注射剂量105 CCID50,发现2日龄和7日龄小鼠100%发病死亡,7日龄以上各剂量组均不发病。部分发病小鼠通过病理检查发现,病毒对肌细胞具有较高嗜性。活病毒及灭活病毒免疫雄鼠后抗体阳转率均能达到100%。活病毒组初免时的几何平均效价(Geometric mean titer,GMT)值最高为1:32,加免后最高为1:128;灭活病毒组初免时的GMT值最高为1:64,加免后最高能达到1:512。母传抗体实验组小鼠100%存活且未发病,对照组小鼠103.5 CCID50以上100%发病死亡,102.5~103.5 CCID50之间部分小鼠发病但不死亡。体外中和发现1:8(64U)可保护100%乳鼠存活。结论本研究中来自云南省手足口病轻症患儿的10个CVA10病毒株均为C基因型,这与我国近几年流行株一致。CVA10病毒对肌肉组织具有强烈嗜性。各病毒株均能够在Vero和KMB17细胞上培养,且能诱导良好的免疫应答。从10个病毒株中选出1个毒株,对其在小鼠体内感染机制进行研究,并制备实验性灭活疫苗,免疫原性和保护性效果较理想。本研究对CVA10相关作用机制和疫苗研究提供了参考。
其他文献
本文在沥青混凝土传统搅拌基础上,通过在搅拌过程中加入一定频率和振幅的振动波,提出关于沥青混凝土的振动搅拌技术,进行机理分析。本文结合小型振动台研究振动参数对SBS改性沥青和70#基质沥青黏度的影响以及振动作用后沥青材料的常规性能变化情况。同时借助一种轴振动强制式搅拌机,对不同振动频率制备的沥青混凝土进行最佳油石比试验。在此基础上,通过进行标准车辙试验,浸水马歇尔试验和冻融劈裂试验,探究基于振动搅拌
对大型邮轮综合电网进行设备装配时,任何单体设备投入系统运行之前,都要对其进行稳定性检验。但由于综合电网中各个模块的配置成本较高,同时,可能出现在检验过程中单体设备对邮轮电网的影响过大,使邮轮电网电压产生较大的畸变。为此,一般采用在计算机上利用电力系统仿真软件建立数学模型的方法,进行单体设备装载系统前的实验验证工作。但利用电力仿真软件建立数学模型,与真实的邮轮电网物理系统存在一定差距,仿真置信度不足
步态冻结(FOG)是帕金森病(PD)患者身上常见的症状,主要表现为:患者在行进或转弯开始时,抬脚动作不能顺利完成,身体因惯性向前极易跌倒,从而导致患者受伤。步态冻结是帕金森病严重程度的重要依据,对其进行监控,对于帕金森病的临床治疗和帕金森病患者的日常监护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多传感器的冻结步态监测系统,其主要内容及创新点如下:(1)设计了步态监控系统中的足底压力测量传感器。采用薄膜压力传
研究目的放疗对机体免疫调控机制尚不明确。既往研究表明,放疗对患者免疫功能不仅存在抑制作用,也可能同时存在激活作用。如何增强放疗对免疫功能的正向调节作用,抑制放疗对
白鹤滩水电站位于金沙江的下游河段,坝址距上游云南省巧家县城约45km。其设计水位765m,最高水位825m,将于2022年实现工程完工,是仅次于三峡水电站的中国第二大水电站。白鹤滩水库在正常蓄水情况下,巧家县城约1/3的地区将被淹没。巧家巨型古滑坡位于巧家县城的后方,所处区域地质构造背景复杂,新构造运动强烈,处于地震Ⅷ度烈度区,在近代有强烈地震记录,具备强震复发的可能性。地震、强降雨以及库水波动等
近些年来,我国城市地铁快速发展,建设数量和建设里程逐年增加,并取得巨大成就。城市地铁浅埋暗挖大断面隧道,因其跨度大,施工工序复杂,对围岩造成多次扰动,地表沉降难以控制,施工难度大。而传统工法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大多工程师根据传统工法的局限性和施工环境,提出新的工法。本文以北京地铁17号线天通苑南站暗挖隧道为背景,提出动态分区法,并借助MIDAS-GTS和FLAC3D对动态分区法的施工参数、施工时空
目的1.探讨导师周永明教授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用药规律。2.观察基于数据挖掘技术形成的健脾补肾经验方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疗效。3.探讨健脾补肾经验方治疗慢
本英汉翻译实践报告所用的文本,来自英国人文地理学研究学者Paul Cloke,Jon May与Andrew Williams共同撰写的人文地理学论文The Geographies of Food Banks in the Meantime(《同期食物银行的地理学研究》)。该论文于2016年7月份首次发表在国际社会与文化地理学权威学术期刊《人文地理学进展》(Progress in Human Geo
在牵引供电系统中,由于谐波谐振带来的电压异常现象时有发生,严重的电压质量问题会造成列车或者地面设备损耗增加、绝缘破坏,甚至列车停运等后果。车顶电压互感器作为列车车顶高压电气设备中唯一的电压转换设备,将接触网的高电压转换成二次侧的低电压,给列车上的二次测量设备或者继电保护装置供电。在工频状态下,电压互感器可以准确地将接触网电压转换成二次侧低电压;在谐波条件下,电压互感器的谐波传变误差将增大,不能保证
后殖民作家V.S.奈保尔祖籍印度,生于特立尼达,长住英国。因其特殊的生活经历,使其身份问题成为众多学者讨论的焦点。大部分对于其代表作《抵达之谜》的研究集中于此主题的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