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在中国传统艺术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古典诗词与筝乐是我国艺术界的两大瑰宝。它们从诗、乐、舞三位一体的原始艺术中走来,既独立地发展成自成体系的古典诗词艺术及筝乐艺术,又合着以“情”为美,以“和”为美,以“文”为美的共感、共通、异质同构的共振节拍,相模相当、互补互文,为中国传统艺术宝库增添了难以数计的艺术珍珠。中国历史上筝乐艺术的发展,演奏家们精彩的演奏,激发了历代诗人、词人的创作灵感,他们内心情志有所兴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国传统艺术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古典诗词与筝乐是我国艺术界的两大瑰宝。它们从诗、乐、舞三位一体的原始艺术中走来,既独立地发展成自成体系的古典诗词艺术及筝乐艺术,又合着以“情”为美,以“和”为美,以“文”为美的共感、共通、异质同构的共振节拍,相模相当、互补互文,为中国传统艺术宝库增添了难以数计的艺术珍珠。中国历史上筝乐艺术的发展,演奏家们精彩的演奏,激发了历代诗人、词人的创作灵感,他们内心情志有所兴发,产生了生生不已的感发的生命力,写就了名彪史册的不朽诗作。在这些诗作中我们不仅看到了筝乐艺术的发展历程,诗人、词人更是在情感上赋予“筝乐”更多的意味。改革开放后,筝乐艺术飞速且多元化发展,古典诗词为筝曲创作提供了新的思路。现当代中国作曲家以古典诗词内容为题材,为情感的驱动力,运用现代作曲技术,结合筝乐的艺术特色,创作了众多的古典诗词题材的筝乐作品,以音乐独特的魅力表现了诗词的艺术精神以及丰富的内在情感,使诗、乐情韵相通,意象相融,它们的结合产生了强大的艺术感染力,既提升发展了现当代筝乐艺术,又继承弘扬了传统诗词艺术。我们以中国传统艺术范畴之一的“韵”作为美学红线,串联起古典诗词、筝乐中的艺术珍珠,从节奏、音韵(平仄)、声情、韵味、意境等层面,品评、阐释筝乐与古典诗词相互结合的艺术价值、美学价值、认识价值、教育价值。目的是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提升个人对筝乐的理解能力及音乐表达能力。
其他文献
王国维写于宣统元年三月的《曲录自序》是其重要佚文,与已刊两篇《曲录》序言不同,王氏在此序有意提振戏曲于中国文学中的地位。宣统元年十月沈宗畸《晨风阁丛书》首次出版六
1625年2月,前往澳门调停经济争端的西班牙耶稣会士阿德里亚诺·德·拉斯·科尔特斯(Adriano de las Cortes)沉船至潮汕地区,成功获救后返回马尼拉,并以《中国纪
当前,围绕着梅兰芳表演体系是否成立、梅兰芳是否受到有西学背景的文人学士影响而背离了中国戏曲美学精神等问题,仍然存在着分歧。本文认为:必须正确理解作为“文化符号”的
古建筑数据信息存档和结构安全性能评估一直是古建筑保护的主要内容。以往对古建筑数据信息的存档多采用图纸、文字、图片等方式,但这些方式相互独立,未建立基于同一构件或部
生态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间是一种委托代理关系。在分析其委托代理问题的特点并构建结构模型的基础上,利用博弈论相关理论研究其中的道德风险问题。研究结果表明,下游企业可以通
文章通过对《山经》中“无草木”“沙”的数目与分布的统计分析,发现《山经》所描述的生态景象并不是很好,而且南、西、北、东四方无草木的山显然要比中部的比例高。文章再通
目的:比较青蒿素及其衍生物双氢青蒿素、蒿甲醚和青蒿琥酯对破骨细胞诱导分化能力以及相关通路的调控作用。方法:经核转录因子-κB(NK-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eceptor activ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