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举世瞩目的北京奥运会已降下帷幕,中国的体育也进入了后奥运时代。关于后奥运时代的研究,已经成为学术界的热点,人们从多领域,多视角不断探索和发掘。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健康,人本等诸多方面,并且有关研究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已经成为推动奥林匹克运动发展的动力。运用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等方法对后奥运时代大学生体育意识与体育行为的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引导大学生形成终身体育意识,促进大学生体育意识转化为体育行为,增进健康、增强体质,提高大学生体育锻炼的主观能动性。同时,借用2008北京奥运会的“辐射”和“遗产”带动河南省大学生新的健身热潮,培养体育人才,推动河南体育产业的发展。论文研究结论如下:(1)北京奥运的成功举办对河南省大学生体育意识产生了一定积极的影响。河南省大学生普遍认为体育锻炼还是比较重要的。对健康概念的理解、终身体育意识概念的认识、科学的健身方法的掌握都有了较深的认知。(2)北京奥运会后通过对不同性别、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动机进行差异性比较,结果显示在社会交际维度存在着显著性差异(P<0.01)。(3)北京奥运会后河南省大部分大学生认为体育课是必修课必须要上,并且体育教师教授的内容是大学生体育技能与体育知识获得最重要的途径。其次是网络、电视对体育新闻的报告,赛事的转播,也使大学生对其有高度的关注,从中获取体育知识。(4)北京奥运会后河南省大部分大学生毕业后仍坚持继续体育锻炼,说明大学生已经意识到终身体育的重要性。(5)河南省大学生在奥运会成功举办前后体育行为变化有显著性差异(P<0.01)。北京奥运会举办前后不同性别、不同年级、不同专业大学生每周体育锻炼频数变化呈上升趋势。(6)北京奥运会举办后大学生每次体育锻炼持续时间较之北京奥运会之前呈上升趋势。不同性别、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大学生在奥运会举办前后成显著性差异(P<0.01),且北京奥运会后大学生每次体育锻炼的时间都主要集中在30分钟-60分钟之间。(7)河南省大学生体育锻炼强度。男生的锻炼强度主要集中在中等强度与大强度上,而女生锻炼强度主要集中在无强度与轻度强度上。(8)河南省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项目依次是“羽毛球、跑步、篮球、乒乓球、排球、网球、棋牌类、健美操、游泳、武术、足球、体操等;锻炼时间选择在下午和清晨,也比较符合学生的日常作息习惯;在锻炼场所选择上大部分学生都选择在免费开放的校内体育场馆。(9)北京奥运会后大学生年消费水平不高,主要集中在50-150元之间,可见大学生“花钱买健康”的观念还没有形成。(10)影响大学生体育锻炼的因素主要是个人因素和环境因素。个人因素主要是无时间、无兴趣、学习负担重、没钱、运动技能差;环境因素是缺少器材、体育场馆少、没有同伴。(11)北京奥运会之后河南省大学生体育锻炼动机与每周锻炼次数、每次锻炼时间、每次锻炼强度存在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65、0.75、0.52。建议如下所述:(1)大力普及奥林匹克知识,创设浓郁的奥林匹克教育氛围。(2)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加强河南省体育教师主导作用。(3)正确引导提高大学生体育消费水平。(4)完善高校的体育设施为高校体育教育提供必要的物质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