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新疆维吾尔、汉两民族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血小板参数,即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血小板平均压积(PCT)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随机收集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我院入住心脏中心,根据病史及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诊断为不稳定性心绞痛的患者227例。其中维吾尔92例,汉135例。入选患者于住院后且接受药物治疗之前用含有抗凝剂的真空采血管留取静脉血,并采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PLT、MPV、PDW、PCT等相关参数。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血常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吸烟史等。通过电话随访2年,以再发心绞痛、恶性心律失常、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搭桥治疗、心力衰竭、心源性猝死定义为心脏事件。根据有无发生心脏事件及民族分预后不良维吾尔族组(A组)21例、预后不良汉族组(B组)31例、预后良好维吾尔族组(C组)71例、预后良好汉族组(D组)104例。分析血小板参数与预后的关系。结果:A组与B组、C组与D组、A组与C组、B组与D组之间行单因素分析,取P=0.05的指标进行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B组与D组之间,PLT(P=0.005,OR=1.682,95%CI:1.173~2.413);MPV(P=0.024,OR=1.008,95%CI:1.001~1.016),提示MPV、PLT指标是在UA汉族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结论:新疆维吾尔UA患者血小板指标与其预后无关,汉族UA患者PLT、MPV指标与患者的预后有关,维吾尔与汉族之间无明显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