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VoIP的SIP和H.323互通系统的研究和实现

来源 :南京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82430lusofq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VoIP是一种通过Internet传送语音信号的技术,现有ITU-T提出的H.323以及IETF的会话初始化协议(SIP)两种标准。H.323是ITU推出的为在分组网上提供多媒体业务的协议族。它是一种框架标准,涉及到整个呼叫认证、建立呼叫、呼叫控制、以及呼叫中的媒体使用等。SIP是一种基于文本的协议,它是用来和其它的例如HTTP等核心网络协议相结合。两种协议使用不同的实现机制来提供灵活的功能及相类似的QoS。H.323协议推出较早,协议发展得比较成熟。由于它采用的是传统的实现电话信令的模式,便于与现有的电话网互通,现有IP电话网几乎都是基于H.323协议,但H.323相对复杂的多。SIP借鉴了其它internet标准和协议的设计思想,有其突出的优点,SIP协议以其简单、灵活、开放和分布式特点必将取代H.323。尽管对两种协议的价值存在很多的争论,但事实上它们两者是互相补充,各有优劣。两者的结合必能提供更好对基于IP服务的支持。两种协议都有广泛的使用,因此SIP和H.323之间的互通(interworking)对于确保完整的端到端的连接是必须的。由于两种协议固有的实现不同,所以两协议的互通必须作一定的迁就融合。 本课题将建立一个新的呼叫系统来实现在SIP和H.323之间的互通。这个系统的五个主要组件是用SDL来建模:H.323 endpoint,H.323 gatekeeper,SIP-H.323 interworking facility,SIP server,SIP endpoint。在这个模型中会使用两种配置,一种是两种协议都使用相同管理域(administrative domain),另一种是使用各自的管理域。
其他文献
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与结合,使得网络多媒体应用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视频点播系统作为网络多媒体的应用之一,近几年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应用规模从以
随着数据库技术的成熟和数据应用的普及,人类积累的数据量正在以指数的速度增长,人们面临着快速扩张的数据海洋,数据洪水正以扑面之势向人们滚滚涌来.与日趋成熟的数据管理技
本文将建立个人信用评估的量化模型。针对个人信用评估问题,我们探讨了模型建立与实现过程中的一些问题。模型建立前的数据预处理是提高模型效果必不可少的环节,通过计算各个评
密码技术是信息安全的核心技术。如今在计算机网络环境下信息的机密性、安全性、完整性、可用性等特性,都需要采用密码技术来解决。密码体制大体分为对称密码(又称为单钥或私
模糊神经网络系统作为模糊系统与神经网络的结合,一方面弥补了纯模糊逻辑在学习方面的缺陷,另一方面,使得神经网络这一“黑箱”问题走向透明化。由于汇聚了神经网络和模糊系
P2P(Peer to Peer)作为年轻而又古老的技术,在资源共享和协同协作方面有着崭新的应用,目前已经成为Internet一个新的发展起点。但是该技术在计算机网络安全尤其是在信任管理和
随着PTN技术在新一代骨干网络中的应用推广,对PTN网络的运行维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PTN技术是面向连接的分组传送技术,而面向连接的特点意味着能够提供电信运营级的服务,要求有
面对快速发展的计算机通信技术和瞬息万变的市场需求现代IT企业希望开发的软件具有高伸缩性和灵活性可以根据市场的变化快速调整扩充现有软件功能适应市场需求以即时响应竞争
本体作为解决网络资源语义异构问题的重要途径,其构建方法没有统一规范和标准,人们在开发新本体同时,也带来了本体异构的问题。本体映射便是解决本体异构问题的手段之一,其关键过
随着社会信息化的发展,DVD类产品成为新一代数字视听技术和数字化信息存储设备的典型代表和潮流。DVD已经成为音像制品的一种标准,而且DVD机还要兼容VCD、CD等光盘,因此DVD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