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反对腐败,建设廉政,已经成为当今世界性的共同课题。新中国成立以来就把反腐败纳入到制度建设中,但是制度设计具有时效性,它是为当时和近期腐败现象的发生和发展而设计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在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时期,制度发生重大变迁,政治腐败现象在制度“空白带”往往具有高发性和多变性的特点。高发性即是在体制转轨变型时期,腐败现象在数量上呈现出一段高峰期,如英国的18世纪、美国的19世纪未和我国台湾地区的20世纪60年代,都曾出现过严重的政治、经济腐败问题。多变性是指在这段时期内,腐朽的东西总是千方百计地依附于新生事物而大量滋生蔓延,由于新旧体制交替中出现了制度真空,由市场释放出来的追求利益的能量无法疏导到新的合理的经济秩序中去,所以造成人们经济行为的失范或失控。这种现象不但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出现过,在发展中国家也很普遍,其本质是体制转轨时新旧规范均无法对社会政治生活起制衡作用而出现“失范”状态的表现。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某些领域取得了治理腐败的成就,但是反腐败制度还存在着重大的缺陷,造成腐败现象的不断滋生和蔓延,这关系到党和国家的生存和发展。在此背景下,开展廉政制度理论研究,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这是本论文选题的目的和意义所在。本论文由五章构成。 第一章是绪论,解读了论文的选题意义、框架内容、基本概念与研究方法。在这部分中,分析了国内外廉政制度研究的现状,论述了当代中国廉政制度的变迁与创新研究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解析了本文涉及的“腐败”、“廉政制度”、“廉政制度创新”等基本概念,简要解释了本文的研究思路、框架内容和研究方法。 第二章对新中国廉政制度建设与创新进行了历史回顾,认真总结了新中国成立后不同历史阶段的廉政建设与创新经验,分析了特定历史阶段腐败的特点、程度和根源。这样不仅可以揭示社会主义条件下反腐败斗争的规律,还可以为其后的廉政 d目区A 助士T怔论叉 V用汪心#n(I八爪从*W卫1川1(们制度创新提供有益的根据和可行的创新方案。 第三章主要研究香港地区的廉政制度创新的理论与实践。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都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三个地方在廉政制度创新方面各具特色,其中以香港地区最具有代表性。香港的公共部门能够从70年代中期的几乎无官不贪到90年代的吏治廉洁,证明它的廉政经验和举措是成功的,已经成为当代国际社会廉政建设的主贵财富,很值得中国大陆借鉴。 第四章是本论文的核心部分。本章首先分析了当今中国廉政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即我国廉政机构存在的缺陷;廉政法制存在的缺陷;人事行政制度存在的缺陷。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的对策与建议。()制定《反腐败法》,完善反腐败法律体系;(2)制定《阳光法》,完善国家公职人员财产申报制度;()制定《公务员法》,完善公务员管理制度;(4)制定《监督法》,实现监督制度创新; (5)制定《新闻法》,完善新闻媒体的监督制度;(6)制定《政务信息公厂法》,完善政务公开制度;()制定《财政监督法凡 完善财政管理体制;抢)建立专门的廉政机构,完善反腐败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 第五章是本文研究的落脚点。论文认为,反腐败斗争是一场严峻的政治斗争,直接关系到国家政权的巩固与否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是全党全民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廉政制度创新是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的最佳选择,建立严格的法律、制度,定期审查和修订法律、制度以及廉政举措,可以及时修补法律和制度的漏洞,有效地堵塞容易产生的腐败行为;在廉政制度创新的过程中,要从我国国情出发,不断总结我国自己的实践经验,不断完善我国的廉政制度,不断改进我国反腐败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同时要借鉴香港地区和外国的廉政建设成果;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是一项复杂庞大的系统工程,必须把坚持党的领导、发展民主政治和依法治腐有机统一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