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代谢综合征包括肥胖、糖代谢异常、脂代谢异常及高血压四个组分。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方式变化及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代谢综合征患病率不断攀升。有研究显示我国老年人口代谢综合征患病率高达25.5%,代谢综合征本身给患者带来诸多不适,并是心血管疾病及癌症的危险因素,现已成为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鉴于缺乏对其病理机理的明确认识,目前尚无有效治疗手段。对其危险因素的预防就成为目前我们控制代谢综合征的主要手段。近来,尿酸作为代谢综合征的可能危险因素引起了学者极大关注。尿酸与肥胖、糖代谢异常、脂代谢异常及高血压的关联及其病理生理机制方面均有大量文献发表。然而代谢综合征各组分往往出多个指标体现,且各组分间的关系错综复杂,常规统计学方法难以达到全面研究尿酸与代谢综合征关系的目的。结构方程模型义称为协方差结构分析,是用于研究观测变量与潜在变量关系以及潜在变量相互间关系,从而建立、估计和检验因果关系模型的一种新型多变量统计分析方法。由于代谢综合征的组分难以用单一指标体现,以脂代谢紊乱为例,在结构方程中可以将脂代谢紊乱视为一个潜变量,由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及总胆固醇三个指标体现,其他组分也是如此。因此可以借助结构方程模型研究尿酸与代谢综合征各组分及各组分之间的关系。[研究目的]按四个亚组(≥50岁女性、<50岁女性、≥55岁男性、<55岁男性)分别拟合血尿酸与代谢综合征各组分的结构方程模型,分析高尿酸血症与代谢综合征各组分及代谢综合征各组分之间的关系。[研究对象与方法]资料来源于东营市胜利油田中心医院2011-2012年12550名成人健康查体者。其中男性8432名,女性4118名。调查内容包括体格检查(包含病史及家族史)和实验室检测两部分。对所得资料进行如下统计学分析:1.研究对象一般情况及患病率描述首先描述总人群及各亚组人群年龄、身高、体重、BMI、收缩压、舒张压、血尿酸值、血糖、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及总胆固醇的集中趋势和离散趋势。并比较同性别不同亚组上述指标的差异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2.结构方程模型以Lin JW提出的关系模型为基础,分四个亚组(≥50岁女性、<50岁女性、≥55岁男性、<55岁男性)分别拟合血尿酸值与代谢综合征各组分的结构方程模型。根据模型参数分析高尿酸血症与代谢综合征各组分及代谢综合征各组分之间的关系。描述性统计分析采用STATA完成,结构方程模型拟合采用Smartpls软件完成。[研究结果]1.在四个亚组人群中,高尿酸血症与肥胖、脂代谢异常、高血压均呈正相关。2.在≥50岁女性中,高尿酸血症与糖代谢异常呈正相关(β=0.09,t=2.09),在<50岁女性中两者关联无统计学意义(p=0.007,t=0.45)。3.在≥55岁男性人群中,高尿酸血症与糖代谢异常呈负相关(β=0.15,t=9.08);<55岁男性也是如此(β=-0.07,t=4.71)。[研究结论]1.高尿酸血症与肥胖、脂代谢异常、高血压呈正相关,在不同亚组人群中其相关程度不同。2.在≥50岁女性女性中,高尿酸血症与糖代谢异常呈正相关,而在<50岁女性中未发现其统计学关联,考虑与雌激素水平变化有关。3.在两个男性亚组中,高尿酸血症均与糖代谢异常呈负相关。高尿酸血症与糖代谢异常关联存在的年龄及性别差异尚需进一步研究论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