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唯物史观为视角,从以下三个部分对科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思想进行了论述。 第一部分:科学发展观提出以人为本思想的背景透视。在这一部分,首先从横向和纵向两个方面,揭示了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从横向方面看,科学发展观是坚持以人为本的全面和协调的发展观;从纵向方面看,科学发展观又是坚持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发展观。这两个方面不是绝然分开的,而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其中,坚持以人为本是一条红线贯穿在里面。因此,从本质上说,科学发展观是一种以人为本的发展观,以人为本思想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其次从现实基础和理论前提这两个方面透视了科学发展观提出以人为本思想的背景。从现实基础——经济体制转轨这个方面来看,虽然我国实行的市场经济是建立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之上的,但是,因为它还不够完善,对人的存在和发展也带来一些负面作用:人的社会关系物化、拜金主义的泛滥、个人利己主义的盛行、个人得到片面的发展等,因此,可以说以人为本思想的提出是科学发展观对市场经济给人带来的负面影响反思的结果。从理论前提——传统发展观这个方面来看,虽然传统发展观对我国的实践起过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同时它也对人的生存和发展产生了许多负面影响,出现了许多危机:人与自然之间出现了生态危机、人与社会之间出现了社会危机、人与自身之间出现了精神危机等。因此,可以说科学发展观是在批判和扬弃传统发展观的基础上提出以人为本思想的。 第二部分:以人为本思想提出的理论依据及现实内容。在这一部分,首先探讨了以人为本思想的渊源。通过对中国传统的民本思想和西方传统的人本思想进行梳理,得出科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思想是对它们的有机整合,既继承了它们的合理因素,又从中国国情出发,进行了新的超越。其次运用了比较的方法,着重对“以人为本”的前提“人”进行了具体的哲学分析。对“人”的哲学分析是正确理解“以人为本”这个概念的必要前提。从哲学层面上去理解人的,有不同的哲学流派。本文主要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自然的人”、存在主义的孤立的“个体的人”和唯物史观的“现实的人”,作了比较分析,从而得出,科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中的“人”依据的不是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类意义上的、抽象的“自然的人”,也不是以存在主义为代表的现代人本主义思潮所讲的非理性意义上的绝对孤立的、抽象的“个体的人”,而是唯物史观所讲的以实践活动为基础的“现实的人”,它既作为相对的独立个体存在,又存在于特定的群体之中,是个体和类的统一,个人和社会的统一。最后结合我国的实际,揭示了以人为本思想的现实内容。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是以人为本思想的前提和基础,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以人为本思想的出发点和归宿,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最终目标是以人为本思想的实质。 第三部分:坚持科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思想的现实意义。在这一部分,首先从处理好人的各种关系方面来看,坚持以人为本有利于构建一个和谐的社会;其次从发展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方面来看,坚持以人为本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