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为研究我国鸡痘病毒疫苗毒和野毒分离株中禽网状内皮增生症病毒序列(reticuloendotheliosis virus, REV)的整合情况,本文分离和收集了一些整合有REV的痘病毒疫苗毒株及野毒株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研究我国鸡痘病毒疫苗毒和野毒分离株中禽网状内皮增生症病毒序列(reticuloendotheliosis virus, REV)的整合情况,本文分离和收集了一些整合有REV的痘病毒疫苗毒株及野毒株,对这种自然重组现象在病毒变异和演化上的普遍意义和流行病学意义做了一些探索,并以此为基础,运用DNA重组技术构建了表达绿色荧光蛋白(GFP)的重组鸡痘病毒GFP-FPV病毒,为制备纯化的痘病毒疫苗奠定基础。1国内外鸡痘疫苗毒基因组中REV序列整合的研究本试验收集国内外10家厂家生产的10株鸡痘弱毒疫苗和282E4株,先后在SPF鸡胚和鸡胚成纤维细胞(CEF)上传代增殖,用REV单抗进行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ndirect immuo-fluoresence assay, IFA),并提取病毒DNA,根据已发表的FPV整合REV前病毒基因组序列的位点,设计合成了1对分别位于FPV基因组中201和203ORF的引物,经PCR扩增,发现不同的FPV疫苗株可得到400 bp、700 bp、1400bp、1700bp、2000bp、2500bp、5000bp、8000bp等大小不等的一个或数个片段。将1400bp、1700bp的扩增片段克隆、测序和序列分析,发现这些扩增片断均为FPV与REV的重组产物,整合的REV序列随扩增片断不同而异,不同疫苗株整合的REV前病毒基因序列大小也不同,这些整合的REV序列大小为LTR的191bp或504bp等,与国外已经测定的痘病毒毒株的同源性不仅高达98-99%,而且整合的位点也完全一致;与国外REV毒株APC566、713和SNV的同源性分别为:99.6%、98.0%和87.3%,与我国REV分离株HA9901的同源性为83.6%。进一步分析表明REV与FPV之间的整合模式至少有4种。2鸡痘野毒基因组中整合REV全序列的测定和分析根据已发表的REV和FPV序列设计9对引物,从疑似鸡群中分离了26株鸡痘野毒,从中选择了8株进行PCR扩增,分别扩增REV5个基因的部分片段,并挑选安丘株和平度株这2株荧光抗体试验呈现阳性的痘病毒,扩增其整合的REV前病毒全序列,并与已发表的REV毒株进行比较,发现安丘株全长7941bp,在痘病毒基因组上的起始位点为LTR的第30位碱基,3’端LTR在痘病毒基因组上的终止位点为LTR的第213位碱基,相对于全长8221bp的REV前病毒(AF246698.2),3’端的LTR长度明显缩短。平度株比安丘株少3个碱基,并有8个碱基的差异。安丘株与国外的毒株DQ387450.1(APC-566)、AF246698.2、AY842951.1(HA9901)、DQ003591.1(SNV)及REV序列高度同源,为97-99%。进化树比较表明安丘株和平度株很可能是目前流行的痘病毒野毒株。3人工构建不含REV的重组鸡痘疫苗株利用整合有REV LTR的痘病毒282E4株作为原始病毒,选取其REV稳定整合的痘病毒201和203阅读框做同源重组区域,以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nhanced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做为报告基因,与痘病毒启动子p7.5一起构建了psk-p7.5-EGFP-203-201的重组质粒。将重组质粒转染已感染282E4的CEF中进行病毒同源重组,结果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到了呈现绿色荧光的重组痘病毒,进一步以96孔板稀释法筛选获得了表达绿色荧光蛋白的重组痘病毒,为继续深入研究痘病毒中整合的REV序列特性及痘病毒野毒株的致病机理奠定了基础。
其他文献
【摘要】数学课堂上重视的不仅仅是解题的教学,也应该重视阅读的教学。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是提高学生素质最基础的一项活动。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不同环节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对阅读的重视和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课堂阅读 有效性 兴趣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0-0130-01 人们对数学阅读存在片面的认识:数学比较
microRNA是一种调节性的非编码小分子RNA,其在生命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microRNA一般作用于靶标分子mRNA的非编码区,通过不完全互补配对的方式抑制靶标mRNA的翻译,从而对靶
【摘要】随着我国教改的深入进行,我国的教育不再只是培养高分的人,而是培养综合素质更强的人才。高中数学教学的情景教学,是通过情景在教学中的运用,提高学生的自我解题能力,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提高学生数学能力和综合素质。通过情景教学的应用,改变了以往的教学方式,使高中数学的教学课堂不再是死气沉沉的一味的讲解,而是情景交融的活跃氛围。将数学的学习当成一种乐趣,达到寓教于乐的最终目标。 【关键词
【摘要】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再适应教学需要了,小学教师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积极的分析、思考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且打破原有的传统、陈旧的教学模式,因为这样才能建立一个创新、高效的数学课堂。笔者简要分析了小学高年级数学课堂的创新策略,希望对广大的相关工作者能够有所帮助。 【关键词】小学 高年级数学 创新 教学 措施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
蜜蜂美洲幼虫腐臭病(American foulbrood,AFB),简称美幼病,是目前主要侵害蜜蜂幼虫生长的细菌性病害之一。美幼病的病原体是幼虫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 Larvae),革兰氏染色呈阳性。
【摘要】如何打造快乐、高效的数学课堂是我们每一位老师追求的目标。“铿锵六人行”,使学生活力四射,创造出数学课堂的奇迹。让我们赶快行动起来,投身这场课堂新文化运动,让我们的课堂更加快乐、高效,让每一个生命都尽情绽放! 【关键词】快乐 高效 良性竞争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0-0134-02 2011年深圳新一轮的课程改革迈出了重
【摘要】培养学生对数学教学的情感,教师要学会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设计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实践活动,结合基础知识,加强各种能力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使学生尝试教学方法,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巧妙渗透德育、安全、环保的教育。 【关键词】学习兴趣 实践活动 学习习惯 主体作用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0-0135-01 教师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0-0138-01 计算能力是数学学习的一个重要的能力要求,因为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随时可能遇到各种各样的计算,不可能都有机会拿出计算器按来按去,所以,我们在平时的数学课堂上,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一、激发兴趣,主动计算 我们成年人都有这样的经验,对一件事情感兴趣,才会主动去做好这件事。要培养学
亲和素-生物素系统(Avidim -Biotin system,ABS)已广泛用于免疫标记检测技术。本研究利用生物素标记抗FMDV IgG,建立了简单、快速、特异、敏感的检查组织材料中FMDV的ABC免疫组化染
【摘要】本文以“计算机网络”的教学为例对弹性教学模式的本质、意义进行了简要总结,重点在理论课程设计、实践课程设计以及考核评价体系构建等三个方面对弹性教学模式的应用进行了讨论和研究。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 弹性教学模式 应用 【中图分类号】TP39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0-0141-02 “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及其相关专业的一门必修课,该课程对实验和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