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评估个体对于心理健康服务的需求状况是有针对性开展留守儿童社会关爱行动、提高心理健康教育与服务工作有效性的基础。本研究以社会适应双功能理论为基础,编制了用于评估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服务需求的问卷,并通过实证研究考察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服务需求的总体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最后,设计了初步的心理活动课程干预方案。本研究结果表明:(1)《心理健康服务需求问卷》由《发展性需求问卷》和《矫正性需求问卷》构成,共34个项目。《发展性需求问卷》各维度及总问卷信度依次为0.71、0.75、0.64、0.60、0.85(积极应对、亲社会倾向、自我肯定、行事效率、发展性需求问卷),《矫正性需求问卷》各维度及总问卷信度依次为0.89、0.83、0.79、0.78、0.93(违规行为、自我烦扰、社会退缩、人际疏离、矫正性需求问卷)。《发展性需求问卷》的验证性因素分析的结果表明,χ2/df=3.77,RMSEA=0.05,CFI=0.92,AGFI=0.94;《矫正性需求问卷》的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表明,χ2/df=3.35,RMSEA=0.05,CFI=0.93,AGFI=0.93,均具有较好的信效度指标。(2)不同类型(城市普通儿童、农村普通儿童、农村留守儿童)的儿童在社会适应中的消极适应和积极适应不存在显著差异,且在具体维度上,留守儿童的得分也没有显著高于城市普通儿童和农村普通儿童。(3)不同类型(城市普通儿童、农村普通儿童、农村留守儿童)的儿童的发展性需求和矫正性需求均存在显著差异,但城市普通儿童的得分总体上大于农村普通儿童和农村留守儿童。(4)心理健康服务需求在留守儿童群体上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5)留守儿童在亲社会倾向、自我肯定的需求上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小学和初中留守儿童在亲社会倾向和自我肯定的需求上均高于高中;留守儿童在违规行为、社会退缩、人际疏离以及矫正性需求总分上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随着年级的增加,留守儿童对矫正性需求会逐渐增多。(6)经济状况差、家庭氛围严肃、父母最高教育水平为中学和积极适应能显著预测个体的发展性需求;经济状况一般、农村普通儿童类型、农村留守儿童类型和消极适应可以显著预测个体的矫正性需求。(7)修订的《精神服务信念问卷》由肯定和否定两个维度构成,具有良好的信效度。(8)精神服务信念与积极适应、消极适应、发展性需求和矫正性需求存在显著相关。(9)精神服务信念和积极适应可以预测个体的发展性需求,但精神服务信念在积极适应和发展性需求中不存在调节作用;精神服务信念和消极适应可以预测个体的矫正性需求,并且精神服务信念在消极适应和矫正性需求中存在调节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