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红外晶体受激电磁耦子散射产生太赫兹波的研究

来源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nshenxiaom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太赫兹(THz)波在安全检查、生物医学、无线通讯等领域的广泛应用,高功率、高能量的THz辐射源的应用需求也大大提高。基于受激电磁耦子散射产生THz波具有高功率、宽调谐、窄线宽、结构简单、室温运转等优点,是一种实现高能量THz辐射源的有效途径。但目前该方法的量子转化转换效率较低,亟需提高。为了获得更大的转换效率,本文主要在受激电磁耦子散射产生THz波的基础上提出创新,采用一种新方法和一种新结构,耦合级联参量和基于非周期晶体差频产生THz波,从而提高THz波的输出强度与转换效率。本文的主要内容如下:1.介绍了一种基于周期结构GaP(OP-GaP)晶体的耦合级联光学参量过程高效放大THz波的方法。首先,在分析级联光相互作用机理的基础上,通过精确设置晶体周期波矢,使得两个级联光学参量过程的THz波和级联光强烈耦合,提出一阶与m阶耦合级联光学参量过程的耦合理论模型,推导矢量级联差频耦合波方程。其次,分析了级联阶数、相位失配、泵浦强度、红移和蓝移过程、非线性系数、吸收系数和初始THz强度等因素对THz波输出的影响,总结了不同因素对级联光能量流动的影响机制。耦合的级联光学参量过程增大了转换效率,12阶耦合级联光学参量过程的THz峰值强度和量子效率高达8.03 MW/cm2和780%,超过了Manly-Rowe限制。与传统的非耦合级联光学参量放大过程相比,耦合级联光学参量过程的量子效率增加至3.7倍。2.提出一种基于新结构晶体级联差频产生高功率THz波的方法。从级联差频产生THz波的特性出发,研究了相位失配、耦合系数、输入泵浦光强度、信号光强度和输入THz强度等因素对级联光能量流动的影响机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低温非周期极化铌酸锂(APPLN)晶体级联差频产生THz波的方法,通过精确设计APPLN晶体的极化波矢,减少级联Stokes过程中的相位失配,同时增加级联anti-Stokes过程中的相位失配。这种相位失配的变化增强了级联Stokes过程,抑制了级联anti-Stokes过程。在10 K温度下,光波到THz波的能量转换效率超过了30%。采用阶梯变化极化周期和渐变极化周期的APPLN级联差频过程得到的THz峰值强度分别为364.7 MW/cm2和400.7MW/cm2,相应的能量转换效率η为30.4%和33.4%。与传统的基于周期极化铌酸锂(PPLN)的级联差频过程相比,基于APPLN的级联差频过程的THz峰值强度提高至2.5倍和2.8倍。
其他文献
电磁波、光波的奇异调控实现和应用带来了科技上的重大突破,相应的奇异操控在其他波领域(如声波)的研究也成为热点。然而由于弹性波调控存在材料和模态转换等问题,利用传统方
南昌城市化进程加快,有力地带动了园林绿化的发展。近些年,南昌市引进了多种园林绿化植物,迅速改变了以往的植物群落结构,导致市内生态小环境突然改变,病虫害发生率迅速上升。加上园林绿化植物的养护管理缺位、气候变化大、栽培方式落后,病虫害问题愈加猖獗。为全面分析南昌园林绿化植物的病虫害问题,包括病虫害种类、发生规律、植物危害程度等,进而提出有利于提高病虫害防治力度的策略,间接优化市内生产生活环境,提升城市
Bézier方法和B样条方法在传统几何造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为现代工业提供了灵活的曲线曲面设计技术。近年来,随着几何工业的发展,传统的Bézier方法和B样条方法已难以满
停车事件检测是高速公路监控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其他停车事件检测算法相比,基于Haar-like+Adaboost的目标检测算法具有目标分类能力较好、所需图像样本较少,且特征训练不
视觉SLAM已广泛应用在仓储物流、AR/VR、无人机、自动驾驶等领域,目前已有的视觉SLAM方法多是假设物体静止,或是将场景中的动态特征当作异常值剔除。本文针对实际环境中动态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云存储很好的解决了数据存储与共享问题,但存储在云中的数据频繁遭到黑客攻击,泄露数据的机密性与隐私性.为此,可搜索加密概念的提出实现了在不解密密
随着互联网信息时代的发展以及电脑和手机的普及,人们可以随时随地把生活或者娱乐图像上传到网络中,导致图像呈现出爆炸式增长。因此,如何从大量图像中准确筛选出目标图像已
随着市场竞争逐步加剧,现代企业所处的市场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革,企业竞争越来越强调基于客户需求的竞争,为适应市场需求,满足客户的个性化定制,半导体等制造业中大都采用多
人脸表情作为一种传达情绪状态和意图的主要形式,在人际关系中提供了重要的非语言交际线索。随着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等技术的兴起,现有的人机交互方式已经无法满足人类的需求
信息技术的发展对带宽更大、速度更快、精度更高的模数转换器(Analog-toDigital Convertor,ADC)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解决传统电子ADC采样率难以实现进一步提升的难题,光学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