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会计师事务低价竞标审计项目,对审计市场造成了不良的影响。作为连结会计事务所与被审计单位的桥梁,审计费用的确定是由提供审计服务的事务所和被服务单位在市场机制下经过双向选择完成。影响审计费用的因素多种多样,而且还在不断地增加扩充。在这些影响审计定价的因素中,其中一个格外重要的因素是内部控制质量,其作为影响审计定价的一个重要因素,逐渐被学术界所关注。高质量内部控制不仅能够保证财务报告的公允和真实,更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审计过程中的溢价收费。另外,由于经济转型,在我国的上市公司中,不少是由国企转型而来,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的政治关联性及面临的监管力量也存在一些差异,终极控制人的性质对于审计定价本身也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影响。(郭梦岚和李明辉,2009)。鉴于此,本文着眼于内控质量与审计费用之间的关系,研究内部控制对审计费用的影响。与此同时,本文引入产权性质作为调节变量,进一步研究在不同产权性质下企业内部控制质量对审计定价影响的差异性。本文以2014-2016年沪深主板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为研究对象,运用实证研究的方法,探讨内部控制质量对审计费用的影响。在我国现有文献中,有多数研究集中于对内控质量与和审计费用两者之间的关系,对加入产权性质后的三者之间的关系问题鲜有涉及。此外,现有的研究中大多选择以内部控制缺陷的披露来衡量内部控制质量的好坏,本文则选取了迪博数据库公布的内控指数衡量企业的内控质量,更具公允性。本文的特色在于:(1)本文从注册会计师的角度出发,验证其在审计过程中是否充分利用了企业的内控信息来确定被审计单位的审计费用。(2)结合企业产权性质,研究不同产权性质下企业内控质量对审计费用影响的变化,对内控质量与审计费用之间的关系加以补充。本文把审计定价决定因素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和成本效益原则作为本文相关研究的理论基础,采集并整理样本数据,将实证研究的方法贯穿本文始终,获取相应的研究结果,从而为政策制定部门提供一些经验数据。本文的发现有:(1)内控质量与审计费用具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2)通过进一步的深入研究,引入产权性质这一调节变量,发现与国有上市公司相比,非国有上市公司中这种负相关关系更加显著。综上所述,本文的研究对于提高和完善企业的内部控制,规范审计定价标准以及提升审计工作效率方面有一定的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