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列是特殊的函数,它是描绘离散函数的重要数学模型,同时数列又为后续微积分的研究奠定了基础。因此在高中数学学习的过程中,数列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本文基于《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1]对于数列的研究背景、目的、意义及研究内容的详细论述,借助数列在高中数学和高考中的地位及作用,以高中生数列学习为研究内容,以笔者所在学校郑州市龙湖一中的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分析法、测试题分析法、对照实验法、统计分析法、访谈法等方式深入探究学生学习数列遇到的困难,分析研究原因,进而得出切实有效的对策,帮助学生加深对数列的理解与应用,最终提高学生解决数列问题的能力,并给一线教师以后的教学工作提供一些参考性建议。本文创造性地采用了对照实验法,对郑州龙湖一中21届高二110班的学生进行了分组,不同组别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和不同的学习方法,结果发现采用笔者建议授课的学生,成绩有了明显的提高。通过对高中生数列学习困难的成因分析,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个方面给出对应的策略。教师应加强自身的教学素养,重视教学艺术的研究,特别是要在数列板块的教学当中,结合相关数学文化知识,因材施教,与学生之间构建起良好的沟通关系。学生需主动求学,结合学校赋予其骨子里的自主理念,通过小组互评,错题归纳,运算能力提高等渠道,和老师积极配合,特别是在数列相关知识的学习之中,要不怕麻烦,奋勇争先。师生之间多交流,寻找出学生日常做题中易出错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以期从根本上解决学生数列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此外,学生对于数列板块的学习还应该立足课本,重视课本上面的概念、公式等基础知识,深挖教材,掌握相关例题的各种变化形式;多多总结归纳错题,相关错题多加练习,认真体会其中的数学思想,发散数学思维;多刷题,注重提高审题能力和运算能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树立学生学习数列的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