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制造2025”的提出,信息与知识密集的高技术产业正在进入快速发展的“黄金时代”,并且已成为当前经济发展中新的增长点。创新是高技术产业的重要特征,并且是驱动高技术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核心动力。但当前我国高技术产业创新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创新程度不高和效率较低等问题。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其对实体经济的影响日益重要,已经成为促进中国经济新旧动能转换和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重要手段之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消费需求的新变化,互联网与高技术产业的融合创新日趋活跃,互联网成为提升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的重要动力。因此研究互联网发展对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的影响对于更好地促进高技术产业创新水平的提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主要围绕以下两个问题进行研究:第一,互联网是否能促进高技术产业创新发展,其理论依据是什么?第二,互联网如何影响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本文首先对互联网影响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的理论基础进行梳理与阐述;其次,利用2011-2015年的省际面板数据,运用主成份分析法对互联网发展水平进行测度;然后,运用数据包络法(DEA)对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进行测算;最后,以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为被解释变量,互联网发展水平为核心解释变量,引入政府支持、人力资本、企业规模三个控制变量,运用面板Tobit模型进行回归验证。分析结果如下:1、我国各区域的互联网发展水平在逐年上升,但区域水平相差较大,东部最高,且远远高于中西部地区。我国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平均水平在0.595-0.670之间,表现出东西中递减的态势;纯技术效率平均值在0.681-0.725之间,东部远高于中西部;规模效率平均值在0.829-0.957之间,表现出中西东部递减的态势。我国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偏低主要是由于纯技术效率水平偏低造成的。2、在Tobit模型与普通回归模型里,互联网的发展对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具有正向影响且显著,影响系数为5.06%,当互联网发展水平提升1%时,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提高5.06%。;互联网发展水平对高技术产业纯技术效率也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影响系数为9.60%;互联网发展水平的提高会制约高技术产业规模效率的提升,互联网发展水平每提升1%,高技术产业规模效率降低3.01%。这说明互联网发展水平的提升非常有利于高技术产业创新发展,但与此同时会带来更难管控的生产规模,企业生产规模会更容易偏离最优规模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