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究血清胃蛋白酶原、胃泌素及幽门螺杆菌感染在反流性食管炎中的意义,以期能够为临床工作中反流性食管炎的诊治和有效预防提供帮助,也为今后的相关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所有研究对象均来自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就诊人群,选择经内镜检查诊断RE的患者60例,选择镜下无器质性病变但是存在反流症状(Gerd Q评分≥8)的NERD患者42例,并选取同时期无反流症状且经内镜检查无异常的4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各组间年龄及性别组成无差异。所有入选研究对象均完善内镜检查、血清胃功能三项(包含PG I、PG II、PGR、G-17)测定和C14呼气试验。比较RE组、NERD组及对照组间的PG I、PG II、PGR、G-17水平及HP感染情况;将RE组患者按照洛杉矶分级法进行分级:LA-A级26例,LA-B级23例,LA-C/D级11例,比较不同分级的RE患者间的PG I、PG II、PGR、G-17水平及HP感染情况;将所有研究对象按照HP阳性或HP阴性进行分组:HP阳性组61例,HP阴性组81例,比较两组间PG I、PG II、PGR、G-17水平;应用SPSS 23.0统计软件,定性资料以百分数(N%)表示,采用卡方检验比较;定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x±S),多组间定量资料比较采用方差分析,多组间的两两比较使用LSD法;两组间定量指标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G-17水平:RE组(4.82±5.844),NERD组(5.98±7.031),对照组(4.58±3.644),三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PG I水平:RE组(108.75±59.118),NERD组(107.12±42.898),对照组(134.96±71.759),三组间两两比较发现,PG I在RE组和NERD组中均降低,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PG II水平:RE组(7.55±7.173),NERD组(6.98±3.254),对照组(9.88±5.626),分析发现NERD组PG II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PGR值:RE组(18.36±10.645),NERD组(16.69±5.743),对照组(13.98±3.491),PGR在三组间存在差异,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间两两比较,RE组PGR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HP阳性率:RE组41.7%、NERD组40.5%、对照组47.5%,三组间HP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不同分级的RE患者间比较各个指标总体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两比较后发现LA-A级患者PG II水平高于和LA-B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7)HP阳性或阴性时G-17、PG I、PG II等指标间存在差异,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RE患者PG I水平降低、PGR水平升高,推测RE患者PG II水平降低,RE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可能与PG II水平负相关,RE分级越高,PG II水平越低,所以,可以联合胃镜检查与PG检测以提高RE的检出率;(2)RE的发生和病情严重程度与G-17水平、HP感染并不相关;(3)PGR水平变化并不能反映RE病情严重程度;(4)NERD患者PG I、PG II水平降低,推测NERD中也存在一定的黏膜损伤;(5)G-17及PG水平与HP感染相关,HP感染后会引起G-17、PG I、PG II水平的升高,故在研究与G-17和PG相关疾病时,还应考虑到HP感染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