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勒律治三大代表诗歌中的梦幻意识

来源 :天津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oc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塞缪尔·泰勒·柯勒律治(Samuel Taylor Coleridge,1772-1834)是英国诗歌史上的旷世奇才,他的三首神秘诗《老水手行》、《忽必烈汗》和《克丽斯德蓓》,将想象与梦幻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展现了浪漫主义神秘、奇幻的一面,为他开启了英国浪漫主义诗歌奠基人的地位。虽然他一生诗作不多,作品数量远远不及同时代的其他诗人,但谁也不可否认他在英国诗歌史上的伟大地位以及对后世的深远影响。  柯勒律治是一位浪漫主义诗人,也是一位遁世的梦幻家。采用理性无法控制的人类活动领域的“梦幻”作为创作题材,是其诗歌创作的主要特点之一。诗人的“无意识活动”与“形象思维工作”在诗歌展示的梦幻世界中得以完美体现,并构成了其梦幻意识的两个方面。而诗歌中徜徉的梦幻意识与其诗歌核心理论“想象理论”有着密切的关系,是诗人的超凡想象在诗歌梦幻世界的艺术实践。可以说,诗歌中梦幻意识的内容是掩藏在梦幻外衣之下诗人对现实严肃真诚的思索和对理想的憧憬,这正是诗人复杂痛苦的心灵对喧嚣动乱时代的折射之光,是诗人对于现实人生和社会历史的具体感受及哲理性的思考。因此,研究诗人诗歌中所体现出的梦幻意识,对进一步理解诗人的宗教思想、诗歌理论、乃至诗人本人的内心世界都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本文试图从唯物主义的立场和观点出发,以历史研究和对比研究相结合的方法,通过系统的归纳和分析,从柯勒律治诗歌理论出发,结合他的诗歌作品进行分析,试图对诗歌中梦幻意识的内容进行梳理和分析,评析梦幻意识与想象理论的关系,具体论述梦幻意识的艺术表现,并对其梦幻意识的形成原因进行明晰的阐释。  本文除引言和结语外,共分为三章。第一章主要从柯勒律治的诗歌理论中剖析梦幻意识的实质。其中,第一节分析梦幻与文学的关系及艺术家采用梦幻进行创作的主要原因;第二节分析本文所论述的梦幻意识的两个方面;第三节分析了梦幻意识与诗人诗歌核心理论想象理论的关系。第二章论述梦幻意识的艺术表现,分析诗人如何运用意象、象征、超自然手法以及通过格律上的创新增强诗歌梦幻氛围,并对典型艺术表现方式举隅。第三章主要分析诗歌中梦幻意识的形成原因。第一节围绕历史文化积淀展开,逐一探讨从梦幻文学到哥特式文学对梦幻意识形成的影响;第二节分析诗人宗教信仰对诗歌中梦幻意识的影响;第二节分析梦幻意识产生的社会文化影响;第四节剖析了诗人个人经历对梦幻意识的影响。结语部分以历史的观点,对柯勒律治文艺思想及创作进行了实事求是的概括,对诗人在梦幻意识领域的探索对后世创作的影响以及其局限性进行了简要论述与说明。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论文以《汉书·艺文志·六艺略》为切入点,采用传统的集注式的研究方法,对前人有关《汉书·艺文志》的著述进行清理研究。论文分为两部分:第一编为《汉书·艺文志》浅论,第二编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