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二十一世纪初的课程改革提出了“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的方针”。因此,美术教科书不再是唯一的美术资源,为了适应不同的地方对美术课程的需求,传承地方文化资源,使文化走进美术课堂,开发和利用地方文化资源作为美术课程资源已经成为当前美术课程改革的重要举措,而各地方课程资源便成为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直接来源。 笔者以东阳木雕的开发与利用为研究的焦点,在收集、调研、实地考察东阳木雕的基础上,通过调查问卷与访谈的方式,了解东阳木雕作为美术课程资源在东阳市李宅小学开发和利用的现状,对其开发与利用的模式和成效进行总结,并分析其存在的问题。针对存在问题较大的中段学生,笔者提出基于新课标(2011年版)和学生需要的二次开发的策略,努力打破资源本身的局限性,实现动手实践的可行性以及由中段向高段过渡的衔接性,以补充和完善东阳木雕在李宅小学开发与利用的完整性和系统性。 本论文围绕一个特定的学校、特定的年龄段学生,采用文献法、调查法、访谈法、实验法等方法对东阳木雕进行二次开发的研究。 本论文正文主要有三部分。第一部分为东阳木雕在小学美术课堂开发与利用的研究现状,其中主要对东阳木雕在李宅小学开发和利用现状进行总结、分析和存在的问题的描述。第二部分为基于实施现状和存在问题的东阳木雕课程在李宅小学二次开发的探究。针对东阳木雕在李宅小学开发与利用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笔者提出二次开发的策略,并对二次开发的方向、原则和步骤等内容进行了探究。第三部分从理论结合实践的角度出发,根据东阳木雕二次开发的策略,拟定了符合小学中段学生的教学设计,并对实验效果作出分析。本研究力求从实践的角度填补小学中段学生动手实践操作东阳木雕的空白,使中段学生形成对东阳木雕技艺传承的初步记忆。并在研究中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过程与结果的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