奎屯垦区鸟类群落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

来源 :北京林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pt1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绿洲是干旱地区人类生活的重要空间,随着经济的发展,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研究绿洲鸟类群落多样性,分析鸟类生存制约因子,对保护绿洲生物多样性、发挥鸟类在农业害虫组合防治中的作用、实现生态农业的目标,具有理论和实际意义。本研究以新疆绿洲之一的奎屯垦区鸟类群落为主要研究对象,在全面调查垦区鸟类种类、数量、分布以及垦区植被状况的基础之上,系统分析了垦区鸟类群落及其与栖息地环境间的关系,并以鸟类群落特征特征为主要指标对奎屯垦区环境质量进行了初步组合评价。本研究的特色是:以整个奎屯垦区为研究主体,从植被状况资源可利用性角度对垦区十类生境鸟类群落特征及其与栖息地环境关系做了比较及分析研究。研究成果可为绿洲生态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参考。本研究主要成果如下:1、奎屯垦区鸟类群落构成:共记录鸟类167种。区系上,古北型143种,占垦区鸟类种数的85.6%,广布型24种,占14.4%。古北型鸟类中,有北方型鸟类66种,占39.5%;北方广布型鸟类48种,占28.7%;中亚型26种,占15.6%,中亚型鸟类占较高比例,反映垦区部分区域的荒漠起源性质及荒漠化趋势。地理位置及环境特殊是该地区鸟类种类较多的主要因素。2、垦区鸟类群落生态类群以夏候鸟为主(98种,58.68%),食性上以动物性食物鸟类为主(113种,67.66%);筑巢类型以灌草丛巢及地面巢为主(87种,52.09%);鸟类的平均密度为5.7627只/hm2.平均生物量为183.536g/hm2。优势种有7种。3、夏季各栖息地鸟类摄食集团结构上多以食虫集团为主,摄食集团种类多且各集团比例较均衡的鸟类群落拥有较高的生物多样性;反之,则生物多样性低。聚类分析显示,垦区十类栖息地鸟类归为三类,与栖息地水资源状况正好吻合,即:湿生的湿地鸟类群落、中生的阔叶林农田鸟类群落和旱生的荒漠鸟类群落。4、冬季因食物资源类型及数量改变,垦区鸟类种类下降59种。各摄食集团的鸟种数量较均衡,说明各类食物资源均不丰富。但多数食虫鸟类在冬季转为植食性(如长尾雀)或杂食性(如乌(东鸟))。说明,与其它食物资源相比,果实、种子及人类遗弃资源相对丰富。5、绿洲鸟类是主要依赖于绿洲生存的鸟类群体,主要是由适应北方阔叶林的北方广布型森林鸟类及部分耐旱型湿地鸟类组成。绿洲鸟类是奎屯垦区鸟类群落构成的主体。绿洲鸟类对垦区鸟类群落起支撑作用。6、植被因子仍然是制约垦区鸟类多样性的的主导因子,其中乔木成分是植被因子中对鸟类多样性影响最大的部分,其次是人类干扰,在早垦农作区及垦区周边荒漠等栖息地内表现较为明显。水因子也是影响垦区鸟类较显著的因子。7、留鸟的种类数量对鸟类多样性有显著影响。除湿地外,留鸟与夏候鸟的比值与该栖息地鸟类多样性呈正相关关系;鸟类的种数与冬季食物丰富度有关,主要是果实型和种子型食物资源。8、垦区鸟类保护主要保护珍稀物种保护及绿洲鸟类保护两方面。从栖息地类型看湿地生境、城镇生境、居民点生境及早垦农作区是为珍稀物种及绿洲鸟类主要栖息地。应加强以上区域的环境保护及鸟类保护。9、垦区应加强弃耕区及农作区间荒漠的生态恢复力度,同时,新垦农作区应加强农田林网化建设,完善垦区生态防护林体系。同时,在非农业区要严禁使用农药。农业区也要减少农药使用量并且禁止使用剧毒农药。
其他文献
采用水提,水浴加热的方法提取黄芩、黄连、黄柏、鱼腥草和五倍子五味中药的有效成分,通过二倍稀释法测出各个药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采用肉汤稀释棋盘法
思想政治建设是开展农村工作的"生命线",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应注重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而当今农村思想政治建设普遍存在一些问题,本文旨在
实践中介过程论李复平(新疆阿克苏地区医药公司)1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石。实践标志着人们的世界观和思维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实践的观点,使哲学在解决一元论的基础问题获得了
期刊
以氧化石墨烯(GO)、钛酸四丁酯和硝酸镝为原料,用柠檬酸络合溶胶–凝胶法原位合成氧化石墨烯–镝掺杂二氧化钛(GO/Dy~(3+)–TiO_2),再经硼氢化钠还原得到还原氧化石墨烯–镝
<正> 在乌克兰国土上目前有865座水库,大约2.4万个池塘。小河河道长为2.9万km。所有这些水库都严重淤积,并被生物物质、矿物质肥料和杀虫剂污染。根据“南乌克兰地质”联合体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如何发挥企业文化建设在国有企业中的作用,已成为国有企业在新时期、新形势下的新选择,是国有企业实现新战略的必然要求。企业文化建设在国企发展中的作用
本文针对滑坡、泥石流等给我国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严重损失的地质灾害问题,基于物联网技术设计了一个地质灾害预警系统。系统通过各类物联网终端设备采集被监测区域的地质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系统总结了各类河流相的沉积特征和识别标志,结合鄂尔多斯盆地靖北早二叠世的具体地质条件,详细分析了该区沉积物特征,首次提出该区早二叠世为网状河-浅水三角洲相沉积的新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