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性SMA的合成及其对塔河TK1257原油的降粘作用

来源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uozqzq70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常规原油的开采,稠油所占油藏的比例越来越大,稠油的开发日趋重要。由于稠油的粘度高、流动性差,给开采和输送带来极大困难。对稠油降粘剂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实际和理论意义。   本文以相对分子质量(用特性粘度表示)为基准,合成苯乙烯.马来酸酐二元共聚物(SMA)。再对SMA进行酯化、胺解改性,产物用于TK1257稠油的降粘研究,并初步分析降粘剂的构效关系。   首先对合成SMA的实验条件进行探索,可以看出SMA特性粘度受单体配比、反应温度、引发剂用量、溶剂用量、加料方式、链转移剂、反应时间等因素的影响。合成SMA的最适宜反应条件为:反应温度为70℃,引发剂用量为单体总质量的2‰,溶剂甲苯用量占体系总质量的60%,反应单体的物质的量之比为n(St):n(MA)=2:1,反应时间为2h。并用红外对SMA进行表征分析。   然后对SMA进行醇解、胺解改性合成了SMAN。通过对各个改性因素的考察,确定了SMAN的最适宜的改性反应条件为:n(十六醇):n(MA)=1,n(正丁醇):n(MA)=1.6:1,酯化反应催化剂用量为4%,n(正丁胺):n(正丁醇)=1:4[二者的总用量为n(正丁醇+正丁胺)=1.6n(MA)]。在该条件下合成的降粘剂,其降粘率在45%左右,并对降粘剂进行红外分析。   考察了降粘剂加量、加剂温度、掺稀比对稠油降粘效果的影响,确定加剂量为1000μg·g-1,加剂温度为50℃,稠稀比为1:1。研究了降粘剂与表面活性剂、降凝剂的复配效果,当降粘剂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复配时,降粘效果较好,其中与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和石油磺酸盐的复配,降粘率达到50%左右。   从降粘剂的相对分子质量、极性官能团的极性大小、侧链烷基长度等方面,探讨了降粘剂的结构与其降粘效果的关系。结果表明特性粘度为88mL·g-1、侧链碳原子数为十四、极性适中、油溶性好的降粘剂,其降粘效果较好。最后分析了加剂前后胶质沥青质的红外谱图变化,并初步总结分析了降粘剂的降粘机理。
其他文献
近年来,具有自旋交叉行为的磁性材料有着诱人的应用前景,已成为材料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在磁性材料领域,难点之一就是设计合适的分子在室温条件下产生自旋交叉行为。其中一类室
近年来,Li_3V_2(PO_4)_3以其成本低、电压高、结构稳定和理论比容量高(197mAh/g)等优势而备受关注,可望成为代替锂钴氧的正极材料。但Li_3V_2(PO_4)_3的电导性和离子扩散性较差,限制了该材料的应用,因此需对Li_3V_2(PO_4)_3材料进行改性研究。本文用水热法制备了前驱体,考察了煅烧温度、煅烧时间、碳含量、碳源种类和不同截止电压对材料性能的影响,并对电极动力学进行
瓜环(cucurbit[n]urils,n=5~8,10,记为CB[n])是继冠醚、杯芳烃和环糊精之后新一代的具有特定内腔的穴状化合物,作为一类新型超分子主体化合物,在超分子化学中正受到越来越多的
近年来,纳米复合材料研究发展迅速。碳纳米管作为一种具有特殊空腔管道的一维纳米材料,其独特的纳米结构和优异的力学、电学、热学和物理化学性能备受关注。大量研究表明,通
杂多酸,尤其是磷钨酸,作为一种对环境无污染,多功能,高活性的催化剂,在有机合成,石油化工等行业中逐渐显示出较好的应用前景。功能化离子液体,以其优异的热力学稳定性,良好的溶解性及
生物标志物是生物体受到有害刺激时发生异常化的信号指标,对生物标志物的高灵敏检测能够帮助准确评估有害刺激对生态环境和个体的影响,在环境监测和疾病的早期诊断与治疗方面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