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庄子是一个奇人,其书也是一本奇书。对这奇人,历史上除《史记》有零星的记载外,他的身世几乎不可考。然而这奇书,却因历代文人的喜爱而保留了下来。《庄子》之奇,一个重要的原因,在笔者看来是它包含了大量的审丑经验。这审丑经验与现实生活存在着一定的张力,因为无论社会还是人生都有着审美化的倾向,这也是人性使然。我们认为,作为感性学的美学(Aesthetics)应该不仅包含对审美活动的研究,而且也不能忽视审丑活动的作用。甚至,可以说,审丑活动的存在才能证明Aesthetics的成熟。作为一个方外之人,庄子有非常人所拥有的智慧与胆略,他的美学趣味当然也与众不同。因此,庄子笔下的文字就不免具有了“不经”的色彩:让丑人和怪物登上了舞台,代表庄子来言说大道。
本文从《庄子》世界的审丑之维入手,希望弥补庄子美学(Aesthetics)研究上的不足。首先,通过对庄子的语言、人物以及内含的大道进行分析,可看出《庄子》世界是一个丑的世界。在这丑的世界里,不仅能见到一个“逍遥”的庄子,更多的则是一个“不得已”的庄子。他审丑是因为其对人生、社会、大道的深刻认识,所以庄子的审丑之维具有三个特点:理智的审丑、大胆的审丑、美丑兼审。最后,笔者把焦点放在丑人和怪物身上,通过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庄子对德性的追求(即对得道真人的呼唤)和其独特的生死观(即一种逍遥的生活方式)以及一种新的艺术感(即丑感)。笔者希望在受到庄子智慧的洗礼后,可以增强对生活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