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给传统教学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与挑战,但其中也蕴藏着一次难得的机遇。本文以建构主义理论及建构主义教学思想为基础,探讨建构主视野下的“学导螺旋发展大课堂”教学模式(又名“一三七”教学模式)。本文介绍了“学导螺旋发展大课堂”教学模式的产生、发展及其运作方式,采用了文献法、调查法、观察法以及案例研究法对“学导螺旋发展大课堂”教学模式实施现状进行了研究分析,并在建构主义基本理论以及建构主义教育理论下对“学导螺旋发展大课堂”教学模式进行绩效分析,分析其优越性、找出存在的不足及存在不足的原因,并给予针对性的建议。研究表明,“学导螺旋发展大课堂”教学模式在营造全员参与的学习环境、促进教师团队积极进取、确立学习者主人翁地位以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等方面优于传统教学模式。然而,由于师生对新模式的认识模糊、教师整体专业素养不高、管理层对细节工作缺乏必要的监督与指导等原因,“学导螺旋发展大课堂”教学模式仍然存在一些不足,具体表现在:学道指导意义出现偏差、部分课堂环节流于形式以及计算机及网络成为教师最大的担忧等方面。针对这些不足,笔者建议从四个方面进行改进:一是创造机会,进一步提升教师素养;二是完善集体备课制度,优化学道;三是完善听课制度,优化课堂实施;四是强化计算机网络的指导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