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工业的巨大进步,工业及化工生产中产生的有害气体也越来越多。而氨气就是其中危害较为严重的一种,空气中氨气浓度过高会严重危害人体健康,且还具有一定的爆炸危险,因此能够在日常生活、工业生产中有效准确的检测氨气浓度就显得非常重要。而传统的氨气传感器所用的敏感材料大多为金属氧化物,往往需要在较高工作温度下才能使用,且很难做到降低工作温度的同时保证器件良好的响应性。因此,能够在室温下正常检测、响应性较好、能在复杂条件下正常工作的气敏材料成为人们的研究热点。二硫化锡(SnS2)具有类石墨烯的层状结构,且有着较窄的光学带隙(约2.2eV),在很多领域被广泛研究,但目前在气敏领域鲜有报道。本文对于二硫化锡在氨气气敏响应方面做了相应研究。首先以二水合氯化亚锡以及硫代乙酰胺分别作为锡源和硫源,通过水热法合成出较厚片层的SnS2纳米材料。该材料在暗态下对氨气的响应值较低。由于SnS2具有较窄的光学带隙,因此通过加光的方式来探讨氨气在材料表面的吸附情况。测试了材料在氮气气氛下在不同色光激发下的光响应情况,发现在蓝光激发下响应最好,因为蓝光光子能量刚好稍大于SnS2光学带隙,对蓝光吸收最有效。因此以蓝光作为光源,测试了材料在不同浓度氨气下的光电流,发现对不同浓度的氨气有较好的响应性。这是由于光激发下产生的空穴具有氧化作用,会促进氨气分子在材料表面失去电子,导致材料内部载流子浓度上升。以厚片层的SnS2作为原料,以正丁基锂作为插层剂,通过锂离子插层法对原材料进行减薄,成功得到超薄的SnS2纳米结构,并在室温下进行了氨气气敏检测,结果证明减薄后的材料对氨气有着很好的响应性。这是由于减薄后材料表面产生硫空位,具有还原性的氨气分子可以通过硫空位直接和带正电荷的Sn4+离子作用,而不用克服S2-离子的势场,从而使氨气分子吸附能降低,吸附量增加,响应值也相应增加。此外该材料还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较高的选择性,说明超薄SnS2层状材料在室温氨气气敏检测方面有着巨大的潜能和应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