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太阳能电池增效的硅酸盐波长转换荧光材料

来源 :湘潭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jc4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能源消耗越来越多,能源供应十分紧张,寻找新的可再生能源成为人们迫不及待解决的问题。太阳能是一个洁净的、无污染的可再生能源,而且太阳能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太阳能电池作为直接利用太阳能的重要手段,广泛受到人们的亲睐。太阳能电池已经应用到了多个领域,大到航空航天,小到家用电器。目前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比较低,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电池吸收波段比较窄,对于短波的紫外光和长波的红外光不能有效吸收。而太阳光中紫外光占3%,红外光占53%,如此巨大的能量要是能被电池利用,对提高电池效率肯定有效。一个简单实用的方法是在电池上引入转光材料。转光是指将太阳能电池不能吸收的光转为能被电池利用的光。转光包括短波紫外转光和红外长波转光,即上转换和下转换。  首先用微波法进行快速合成能将红外光转为可被电池吸收的红绿光的上转换材料Zn2SiO4:Yb3+,Er3+。为了提高该材料的转光效率,引入了Li+和Bi3+离子,发现适量的Li+使得上转换绿光增强了6倍,红光增强了3倍。适量的Bi3+使得上转换红绿光均增强了20倍。利用Eu3+探针分析上转换增强的原因。  其次,采用高温固相法制备了能有效吸收紫外光和蓝光区域的光并将其转为能被电池有效利用的绿色荧光材料Zn2SiO4:Mn2+。为了合成单相的硅酸锌,采取了三步高温固相法。为了提高Zn2SiO4:Mn2+材料的荧光强度,引入了助熔剂H3BO3和ZnF2,发现H3BO3能提高发光强度,ZnF2对发光起负作用。在此基础上引入稀土离子Yb2+和Tb3+,发现两稀土离子均能增强Mn2+的发光,发光分别提高2.2和2.8倍。  同时用高温固相法合成了能广泛吸收紫外到蓝光区域的光转为黄光的Ca2ZnSi2O7:Eu2+荧光材料。为了提高发光亮度,引进了助熔剂H3BO3和CaF2,发现这两种助熔剂均能有效提高发光强度,掺CaF2提高的更多,为5.34倍。在掺CaF2的Ca2ZnSi2O7:Eu2+基础上,引入NH4H2PO4与Al2O3的混合物,发现适量的P5+和Al3+使发光再增强了1.38倍。向该材料掺入Dy3+后有余辉现象,共掺H3BO3和CaF2的材料余辉得到大大增强。
其他文献
随着先进制造和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服务机器人已经逐步走向千家万户,人们对服务机器人的智能理解、自然交互、情感交流等问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进而演化到人与虚拟人的行为和思
本文以裙带菜配子体为实验材料,用包埋脱水法进行超低温和常低温保存。将裙带菜配子体包埋在含3%褐藻酸钙的胶球中,在超低温保存的过程中,研究了预培养中的蔗糖浓度和培养时
贴片机在电子设备生产线上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能自动完成电子元器件贴装的精密设备,通过移动贴装头到指定位置拾取贴片元器件并将元器件精确的放到相应的PCB板上。近些年随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中国拟青霉成分中含有多种具有活性的天然成分,本论文以中国拟青霉液体发酵菌丝体所产天然色素为研究对象,对该色素进行了浸提条件的选择,产色素最优发酵条件优化,并对色素进行了结构、稳定性及生物活性研究。对色素样品进行金属显色反应:盐酸-镁粉反应证明色素为黄酮类色素;中性醋酸铅反应中无沉淀、无气泡产生,证明该色素中不存在酚羟基;三氯化铁显色反应中色素溶液没有变为黄褐色,同样证明色素中不存在酚羟基。证明该色
随着各国对海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使得水声技术成为主导技术之一,进而水声信号处理成为非常重要的课题。本文以水声通信信号为研究对象,深入研究水声信号基本参数的估计问题,有针
摘要:积极教育是积极心理学的主要应用领域之一,是指以学生外显和潜在的积极力量为出发点,以增强学生的积极体验为主要途径,最终达成培养学生个体层面和集体层面的积极人格而实施的教育。积极教育是对传统教育的反思,在积极教育的理念指导之下,许多学校逐渐改变传统的教育模式,走向“新教育”。本文简要探讨了如何实施积极教育,从而使历史课堂变得丰富多彩。  关键词:积极教育;历史课堂;教法  中图分类号:G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