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当代新闻采访史论

来源 :复旦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yhl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该文在回顾中基本理清了不同时期的采访脉络,再现了现当代中国新闻界具有的代表性的历史场景,从而呈现了采访史貌.“快记录事实,把真相传报;确实,详细,最要紧,莫造遥!”[1]这既是新闻界的告诫与内省,也是八十年采访的主流.作为社会良知的正直的记者,在中国的新闻界也从来没有缺度过.他们在艰难时世中充满牺牲色彩的良心挣扎与责任抗争,凸现了采访之内的与采访之外的诸多因素:人格与心智、原则与纪律、公义与私心,制度与工具、人治与法治!回顾的目的在于前瞻.对新闻采访作历史的检讨,探求现象背后的因由是该文的一项重要任务和特色.无论是公允、成功的采访,还是失实、造假的报道,既有记者主观的内因,也有新闻制度缺陷的客观外因.且在某些特殊的历史时期,后者对于采访报道的影响犹较前者为烈.譬如“文章”中,记者普遍放弃或隐藏独立的思考与“发现”的眼光,滋生从众心理,如期说是个体素质使然,不如说是制度安排和革命年代舆论一律的逻辑推演.80年新闻采访史的教训有三:政治潮流一体化与思想独立、原则与纪律、新闻采访与媒体报道的三对矛盾必须克服;政治思想领域既要反“右”也要反“左”新闻的真实性原则无论何时都不能动摇、以及对新闻事业的行政管理必须依法进行,而不能靠少数精英治理,这三点启示必须汲取;新闻从业人员的革命干劲与科学求实精神、独立人格和健康心智、新闻事业的体制安排与社会法制的保障,这三个结合必须做到.
其他文献
我国已经进入了一个危机频发的高风险社会。灾难新闻一直都是新闻媒体的重要报道题材,从总体上看随着新媒体的崛起,灾难新闻的媒介呈现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对同一
关山飞渡,长梦终圆。经过二十多年的谈判,我国终于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正式成员。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国步入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市场经济时代,市场经济的规律必然会对中国传统的大众
我国传媒产业的资本运营作为一种经营手段是传媒顺应市场发展的必然现象,是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而逐步发展起来的。本论文在占有大量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从媒介经
该文主要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论述了有关政府传播的基本理论,并分析了中国目前政府传播事业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第二部分,引入浦东新区的个案,介绍了浦东新区新闻传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