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江浙环太湖区域印染工业发达,企业规模密集,产生的混合废水组分复杂、可生化性差、水质水量波动大,仅依靠现有污水厂二级处理系统难以满足新的排放标准,城镇各污水厂面临深度处理达标改造。本文以甪直污水厂升级改造中试系统二级出水为对象,针对该混合印染废水的特征,构建以混凝、曝气生物滤池(BAF)为主体工艺的深度处理系统,分别对BAF、混凝及其组合工艺进行研究,比较生物陶粒、活性炭作为BAF滤料时的性能效果,确定BAF单独运行时的最佳工况,分析BAF单独运行及组合运行时对水中各种污染物的去除效果,确定中试最佳混凝剂投加量,分析最佳投加量下组合工艺对水中污染物的去除效果以及混凝单元对BAF的影响,为污水厂升级改造示范工程的实施提供参考。 BAF单独运行的处理效果表明:在气水比3:1、水力负荷0.63m3/h·m2、反冲周期4d,水温高于20℃的工况下,BAF对水中污染物的综合去除效果最好,此时陶粒柱对CODcr、TP、氨氮、浊度、TN、表观色度、UV254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25.9%、29.4%、45.7%、60.4%、1.42%、12.18%、10.6%。 混凝、BAF组合运行的处理效果表明:在PAC投加量为140mg/L时组合工艺对各种污染物的综合去除效果最好,此时陶粒柱对CODcr、TP、氨氮、浊度、表观色度、UV254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35.1%、65.20%、45.7%、60.4%、25.64%、18.3%。 两种滤料的比较试验表明:运行前期活性炭滤料效果优于陶粒滤料,运行后活性炭滤料效果不如期陶粒料。综合考虑运行效果和成本,选择陶粒为生物滤料。 三维荧光光谱分析的结果表明:经过混凝、BAF深度处理后,出水图谱中两典型区域周围的荧光强度明显低于进水。处理水样的峰值荧光强度比值I280/340/I225/340小于1,但与较调节池进水处的I280/340/I225/340相比,已增大了很多。 第三方检测结果表明:混凝、BAF中试组合工艺深度处理混合印染废水的出水能满足升级达标改造的要求,出水水质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