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烟叶是行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随着卷烟工业对烟叶原料的要求不断地提高,下等烟和下部烟库存逐年增大,烟叶等级结构和部位结构的矛盾更加突出。在梅州烟叶产区,当地烟农往往因为追求更高的产量而多留叶,导致了烟叶原料等级结构和部位结构适应不了工业企业发展的需要。田间烟叶结构优化是调控烟株营养和烟叶结构的重要措施,然而当前田间烟叶结构措施往往以牺牲烟叶产量为代价,在生产执行过程中,烟农并不能很好的执行。因此,能否通过田间技术措施调控,在不明显降低产量的前提下,达到优化烟叶结构的目的,需要进一步研究解决。本研究以云烟87为试验材料,分别于2014年在梅州五华和2015年在梅州平远研究了不同种植密度下,不同的打顶、去除脚叶方式,以及摘除脚叶的时期对烤烟产质量及等级结构和部位结构的影响,以期筛选出适宜梅州烟叶产区的种植密度和实用的优化烟叶结构措施,为当地优化烟叶结构提供一些理论依据和技术指导。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本研究表明,低密度处理相比高密度处理在农艺性状方面表现较优,优化顶、脚叶的措施减少了烟株不适用烟叶在田间的养分徒耗,对最大叶长、最大叶面积等农艺指标指标具有显著的改善作用,提前摘除3片脚叶对烤烟生育期的农艺指标有利,而正常或推迟摘除3片脚叶对叶片伸展有不利的影响。(2)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总糖、还原糖含量上升,淀粉含量下降,密度一定时,随着打去脚叶、顶叶的数量增多,总氮、烟碱含量也逐渐升高,摘除脚叶片数统一为3片时,随着摘除顶叶的片数增加,总糖、还原糖含量升高,总氮、烟碱含量下降,钾含量上升,而随着摘除脚叶时间的推迟,总糖、还原糖、钾含量下降,淀粉、总氮和烟碱则明显升高。(3)提前或不打脚叶对烤烟中性香气物质的形成不利,打顶时期除掉3片脚叶对中性香气物质的积累量较大。随着打顶叶数的增加,有效叶片数随之减少,香气物质总量有较大的提升,高密度处理相对低密度处理,香气总量较大。(4)优化措施会造成部分的产量损失,但增加密度种植可以弥补因优化措施损失的单位面积有效叶数,在16500株·hm-2的密度下,以打顶时摘除3片脚叶,同时优化1片顶叶带来的经济效果最好,上等烟比例、中上等烟比例、中部叶比例也有显著的提高。综上,种植密度为16500株·hm-2,打顶时摘除3片脚叶,同时优化1片顶叶的处理措施化学成分较为协调,香气量足,在保证了原有产值水平不下降的前提下,提升了烟株上等烟、中上等烟的比例,提高了中部烟的比例,达到了在保证烟农收入的同时,优化烟叶等级、部位结构的目的,该措施适宜在梅州产区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