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法院调解制度改革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ndy323199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法院调解与法院行使审判权的关系为切入点,提出了调解与审判权分离的主张,并由此出发,通过对法院调解的概念、性质和特点的论述,指出在调解是审判行为的错误思想指导下我国现行法院调解制度的指导原则问题,并对目前学界关于调解制度改革研究中的一些观点提出自己的浅见。 正文共分为三章: 第一章分历史和现状两大主题,首先,文章回顾我国法院调解的发展历史,追述自秦汉以来我国法院调解的历史进程并分析我国历史上调解盛行的原因,共分三个阶段,即古代的官府调解、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法院调解、建国后的法院调解;随后,笔者对我国法院调解制度的规范组成和特点进行了归纳和总结。 第二章是本文的立论的基础,该章主要对我国法院调解制度的一些基本问题,包括其概念、性质、特点等,进行了研究和探讨,立论的前提即:调解与审判权分离,走出调解是审判权行使方式的认识误区。由此前提出发,笔者对法院调解指导原则的提出自己的个人见解,认为:1、自愿原则是调解的基础;2、合法原则是调解的限制;3、真实原则不应追求客观真实。 第三章是本文的结论部分,笔者从前一章的结论出发,分析目前我国民诉法学界对调解的实践问题及其原因和对策研究的现状,对目前我国学界存在的法院调解制度改革的一些观点和设想提出自己的看法。该章首先对调解的存废,即调解是否具有存在的必要性和合理性的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对学界关于法院调解的一些观点提出质疑,如调解不适合市场经济,调解诱发违法行为,调解不利于权利保护,调解与法院严格执法间存在矛盾,调解不符合现代诉讼制度的发展方向。随后,文章从调解中法官的地位和作用出发,对法院调解制度改革提出自己的观点,对学界普遍存在的调审分离、诉前调解和调审分立、诉外调解的观点提出质疑,主要论述了如何界定法官在调解中的地位和作用,法官的调解偏好对调解有无不利影响,调解中的强制性契机和当事人合意的虚化与纯化问题,法院调解制度与外国诉讼和解制度的比较及借鉴及“和解代替论”的合理性问题。文章最后对我国法院调解制度改革提出自己的一些设想。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优质护理在老年骨科患者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总结护理经验,以提高对老年骨科患者护理水平。方法选择老年骨科住院患者82例,将上述患者均分为常规护理组和优质护理组,比
笛安是“80后”新生代女作家,也是青春文学的写作者的有力代表,从她2008年将“龙城”系列小说的第一部《西决》在《最小说》杂志上连载起,她便以严肃文学之姿打入了青春阅读
唐伯虎 (1470— 1523)是我国明代著名画家,无论山水画,花鸟画,人物画都堪称上品。他是吴派画家的代表人物,也是“明四家”之一,为中国绘画艺术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也为后人留下了
介绍有关废塑料的再生方法及用途,提出了实现废塑料综合处理和综合利用的对策.
美国的《广告杂志》代表着西方广告学研究的特点与发展方向。2007-2008年《广告杂志》共刊论文80篇,主题涉及广告创意、广告效果、广告伦理与法制、广告营销等方面,问题取向
湿地是地球生态环境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一种独特的生态系统。湿地供给人类赖以生存的淡水资源,并在蓄水、补充地下水和维持区域水平衡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湿地为人们的生产
依据一个经济时期内能源需求、能源供应和政府调控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演化关系为背景建立了一个新的能源供需模型.模型中引入市场自身调节的闽值,政府调控的阈值,政府
在传统禅宗丛林的教学生活中,逐渐形成了一种别具特色的组织管理教学的清规模式。告香仪则即是宋代以来盛行于禅林里的一种具体清规仪则,它的施行既是一个对佛教戒律延续的体
本文的研究课题是民事诉讼证明标准。在引论部分,作者分析了适用于人文科学的“剧情”研究法和适用于自然科学的“要素”研究法的不同特点。指出:作为人文科学课题的民事诉讼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