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谢组与转录组分析形成茶树花花色差异的分子机制研究

来源 :华南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K0803_zhoul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根据目前研究,山茶科山茶属茶种(Camellia sinensis(L.))的花瓣(以下称茶树花)颜色为白色,有少数是粉红色。本论文以惠州柏塘当地群体种(紫芽,花瓣粉红色)的花瓣为主要研究对象,结合“紫娟”茶树(紫芽,花瓣白色)的花瓣进行转录组和代谢组分析,探讨茶树花花青素通路调控机制,特别是造成两种茶树花花瓣颜色不相同的机理。同时茶树花是可再生资源,而且产量丰富,具有“花期长,花量多,结实少,寿命短”的特点,目前利用率极低,通过对茶树花花青素通路调控机理研究,也许能为改造茶树花颜色提供理论指导,增加茶园观赏价值。其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同一阶段的粉红色茶树花BTP与白色茶树花ZJW的代谢组(ZJW1vs BTP1,ZJW2vs BTP2,ZJW3vs BTP3,ZJW4vs BTP4,ZJW5vs BTP5)分析表明:在茶树花开花过程中,儿茶素及其衍生物含量是白色茶树花比粉红色茶树花略多,其中白色茶树花明显比粉红色茶树花含有更多的没食子儿茶素。花青素类物质含量是粉红色茶树花比白色茶树花含量多,粉红色茶树花中矢车菊素-O-丁香酸、矢车菊素-3-O-葡萄糖苷和牵牛花色素-3-O-葡萄糖苷色素明显比白色茶树花含量更多,其次是天竺葵素-3-O-葡萄糖苷色素,这显然是两种茶树花颜色不同的原因。2、茶树花开花过程中,通过分析粉红色茶树花的代谢组(BTP1vs BTP3,BTP2vs BTP3,BTP2vs BTP4,BTP3vs BTP4,BTP3vs BTP5,BTP4vs BTP5),与花青素合成相关的代谢物变化情况是:儿茶素及其衍生物(含量多)、花青素类(含量较多)、槲皮素和山柰酚、圣草酚、柚皮素和柚皮苷查尔酮的含量基本呈现既不上调,也不下调;二氢杨梅素在粉红色茶树花开花过程中其含量缓慢下降。总之,与花青素生物合成通路相关代谢物的含量总体上保持稳定。3、茶树花开花过程中,通过分析白色茶树花的代谢组(ZJW1v ZJWP3,ZJW2vs ZJW3,ZJW2vs ZJW4,ZJW3vs ZJW4,ZJW3vs ZJW5,ZJW4vs ZJW5),与花青素合成相关的代谢物变化情况是:与花青素生物合成通路相关的代谢物总体上呈现下降趋势。其中黄烷酮类物质含量有缓慢下降,儿茶素及其衍生物的含量显著下降,但其含量多;花青素类和黄酮醇类物质含量基本维持稳定,但其含量很少。4、茶树花开花过程中,通过分析粉红色茶树花的转录组(BTP1vs BTP3,BTP2vs BTP3,BTP2vs BTP4,BTP3vs BTP4,BTP3vs BTP5,BTP4vs BTP5)发现:有利于花青素代谢物合成的基因,除DFR中的CSA003949基因在3阶段前下调外,在3阶段前大部分基因既不上调也不下调,3阶段后上调。不利于花青素代谢物合成的基因中,除LAR基因(CSA018523)下调外,大部分呈现维持稳定,小部分上调趋势。LAR基因的下调,也是反式儿茶素类比顺式儿茶素类更少的原因之一。5、茶树花开花过程中,通过分析白色茶树花的转录组(ZJW1v ZJWP3,ZJW2vs ZJW3,ZJW2vs ZJW4,ZJW3vs ZJW4,ZJW3vs ZJW5,ZJW4vs ZJW5)发现:有利于花青素代谢物合成的基因,除CHI(CSA023536)、CHS(CSA031662)和DFR(CSA003949,CNG 45659)基因下调,其他基因在2阶段前是降低表达的(1阶段表达水平最高),3至4阶段是上调,其他阶段基因表达与前一个阶段维持稳定水平。不利于花青素代谢物合成的基因中,除LAR基因(CSA018523,CSA01986)下调,大部分呈现上调或维持稳定的趋势。6、结合代谢组和转录组分析,得出结论:ANR基因在两种茶树花中的表达水平相似,ANR基因的调控不是两种茶树花颜色不同的原因,ANR基因比UGT75C1基因表达水平高,所以儿茶素及其衍生物含量要明显比花青素类物质含量多。DFR基因的调控差异是造成两种茶树花颜色不同的主要原因:DFR基因中CSA0035727对应天竺葵素Pelargonidin的合成,CNG45659和CNG38209对应矢车菊素Cyanidin的合成,CNG7970和CSA003949对应飞燕草素(Delphinidin)的合成。DFR基因调控的差异使得在白色茶树花中花青素生物合成通路更集中于飞燕草色素合成支路,而在红色茶树花中则集中于矢车菊色素支路,从而使得粉红色茶树花比白色茶树花含有更多的矢车菊素,最终造成“紫娟”茶树花ZJW显白色,惠州柏塘当地群体中茶树花BTP显粉红色。这也是白色茶树花比粉红色茶树花含有更多的没食子儿茶素(Epigallocatechin)的原因。另外UGT75C1基因中CSA018076和CSA028872基因也与两种茶树花的颜色差异有原因,因为这两个基因在两种茶树花中差异表达略明显,加强了DFR基因调控的结果。7、总的来说,两种茶树花在开花过程中,花青素合成途径的基因调控方式是相似的,但是粉红色茶树花几乎在所有的基因都比白色茶树花的对应基因表达水平更高。大部分与花青素合成相关的代谢物含量,粉红色茶树花比白色茶树花多,但白色茶树花的没食子儿茶素和二氢杨梅素含量比粉红色茶树花多。粉红色茶树花的儿茶素及其衍生物总量虽然相对白色茶树花较少,但儿茶素(Epicatechin)和花青素含量较多,且具有更大的观赏价值。
其他文献
食品生产、销售中存在的违法行为已经严重威胁到人们的生命和健康。在信息化、物联网等新技术的发展与完善下,数字食品安全监控系统的开发与应用已经成为一种有力的保证。为了加强食品安全监督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加强对食品安全的防范和治理,必须在以往的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中应用信息化技术,通过建立乳制品企业风险预警管理模型以及采集大量的相关资料,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从而提升乳制品的安全监管能力。
猪场废水主要源于猪场水冲粪工艺清粪产生的污水,是一种化学需氧量(COD)和氨氮浓度高、臭味大、色度深、存在重金属、抗生素、细菌及病原体数量庞大的高浓度有机废水,常见的猪场废水处理工艺为“沼气池+生化处理+深度处理”。生化处理排出剩余污泥,生化尾水难以达到《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596-2001)的要求;对于日渐严苛的新标准,传统工艺的出水效果(如夏季组合工艺出水)难以满足排放要求。
本研究以培育节粮型优质肉鸡为目标,以广州市江丰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现有的黄羽优质鸡品系(A系和C系)、矮小型隐性白鸡品系(B系)为育种素材,采用三系杂交配套模式,经过4个世代的选育及配合力测定,培育出了商品代肉鸡符合市场需求的节粮型优质鸡配套系。主要结果如下:各纯系羽色一致、体重均匀度高、生产性能良好。其中A系公鸡120 d体重从1685g上升到1760 g;母鸡体重从1190 g上升到1240 g,
本研究旨在探讨原位法聚磷酸铵(APP)与原位法磷酸一铵(MAP)对玉米和茄子生长的影响。分别以赤红壤和石灰性土壤为供试土壤,以工业级磷酸一铵和聚磷酸铵为对照进行了以下4次盆栽试验。1)对比了原位法APP与原位法MAP在赤红壤上和石灰性土壤上对玉米生长的影响。该试验分别设置了CK(不施磷)、工业级MAP、原位法MAP、APP、原位法APP 5个处理;2)比较了原位法APP与原位法MAP在水稻土上对茄
面对各专业领域激烈的人才竞争,当前很多企业虽然对员工培训工作足够的重视,希望通过自主人才培养来满足自身的专业人才需求,但在培训模式仍比较传统的情况下,其实际培训效果却并不十分理想,而对于员工培训的数字化转型,则恰恰能够帮助企业改变这一员工培训工作现状。基于此,
期刊
昆虫种类繁多,与昆虫共生的微生物也多种多样,昆虫共生真菌是活性次生代谢产物的重要来源。本论文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以杜比亚蟑螂(Blaptica dubia)共生真菌曲霉属Aspergillus sp.Bdf-2为研究对象,通过大规模发酵提取和制备其次生代谢产物,进一步分离、纯化和鉴定得到单体化合物并测定其生物活性。主要结果如下:(1)采用大米固体培养基发酵,共制备石油醚层次生代谢产物20.7 g和乙
针对楝叶吴萸和山杜英在移栽过程中,苗木移栽存活率低的问题,应用不同浓度(50mg/L、100mg/L、150mg/L)三种植物生长调节剂(萘乙酸(NAA)、吲哚乙酸(IAA)和ABT-3号生根粉(ABT-3))对楝叶吴萸和山杜英苗木进行根部灌溉处理,测定其叶绿素荧光(PSII实际量子产量Y(II)、相对电子传递效率ETR、非光化学淬灭系数NPQ)、根系活力、根系形态指标(根系长度、根系表面积、根系
黄曲霉毒素(aflatoxin, AF)是霉菌产生的毒性极强的次级代谢产物,主要存在于乳与乳制品和霉变谷物中。目前研究较多的黄曲霉毒素有黄曲霉毒素B1(AFB1)、AFB2、AFG1、AFG2、AFM1和AFM2,黄曲霉毒素物理与化学性质稳定,加热处理很难将其破坏,是目前公认的毒性最强的致癌物之一。黄曲霉毒素不仅会造成动物营养不良及免疫力下降等问题,进入人体后还会对人体的肝脏造成极大的损害,而且原
随着科技的发展、物质条件的丰富以及社会人口老龄化进程加深,养老的需求变得越来越大。一些残疾人士缺乏手部操作能力,日常生活起居很不方便。研发一款智能、高效、廉价的养护设备帮助这部分手部不方便的老年人或者残疾人士完成一定的日常操作就显得很有必要。本研究主要运用当今热门的机器视觉技术,基于Dlib人脸识别库和CK+表情数据库,通过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实现对不
橡胶木作为重要的经济树种,其木材具有颜色淡雅、纹理美观、密度小,加工性能和涂饰性能优良等优点,但因其亲水吸湿性强,具有尺寸稳定性、生物耐久性差的缺点。目前木材防霉防腐的主要方法是通过添加防腐剂杀灭入侵木材的微生物,但防腐剂的流失会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本论文以木材疏水改性为出发点,使用聚苯乙烯(Polystyrene,PS)为骨架材料,在橡胶木表面构建超疏水涂层,结合防潮预处理,制备了高效拒水性橡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