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收入差距急剧扩大,严重影响社会稳定和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其根源在于收入分配机制的不健全、不完善。收入分配可以划分为宏观层面和微观层面。经济学主要从宏观层面探讨整个社会收入的再分配问题,而财务学主要从微观层面对企业的收入分配进行研究。企业收入分配是初次分配,是收入分配的基础,要从根本上解决收入分配问题需要从收入分配的起点即企业收入分配入手。而作为中国经济的主要组织形式的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在收入分配方面存在的很多问题是我国收入分配差距不断扩大的重要原因。本文对企业收入分配的研究以微观层面为主,兼顾宏观层面,主要采用比较分析法。在分析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在收入分配历史沿革的基础上,采用比较分析的方法研究了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在高管及员工薪酬、筹资成本、税收与税后利润等方面的现状与存在的主要问题,从宏观及微观两方面提出了改善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收入分配的对策和建议。国有企业收入分配方面的主要问题是采购成本高、人工成本高、职务消费高、上缴国家的利润少等;而民营企业收入分配的主要问题则是员工工资及福利待遇少,资本所有者获得的利润多、筹资成本高、偷税漏税现象严重等。国有企业分配机制的改善主要是限制高管薪酬、治理腐败问题;学习民营企业的一人多岗等灵活的用人机制;与民营企业公平竞争,提高效率;运用激励政策,让员工拥有股份,调动企业和职工多方面的生产经营积极性;采用EVA考核指标;推动国有企业上市等。民营企业则需要健全和强化工会在职工维权中的作用;加强监督,保障民营企业员工的最低工资权利;调整工资和剩余价值的分配关系,使普通员工的工资水平得到提高;对其优化税负;允许有条件的民营企业参与国家的一些项目,构建平等竞争的平台等。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可以相互借鉴,完善各自的分配机制,这对解决我国收入差距问题、构建和谐社会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