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热应激严重影响着家禽的生产性能,导致家禽生长和代谢紊乱,免疫抑制及肉品质下降。ATP 结合盒转运蛋白 G2(ATP-binding cassette transporter G2,ABCG2),定位于细胞膜,在正常组织中广泛分布,主要集中在小肠、肝脏、和胎盘等具有分泌排泄功能的结构中。ABCG2作为组织屏障,参与各种应激的调控作用。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RK1/2)是将信号从表面受体传导至细胞核的关键,热应激可以激活多种细胞内的ERK1/2信号通路并且发挥着保护细胞的作用。因此,研究热应激如何调节ABCG2通过ERK1/2信号通路调控黄羽肉鸡肠道细胞的生长发育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本试验开展了以下3方面的研究:1.热应激对黄羽肉鸡小肠发育及相关消化酶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试验分为对照组和热应激组,热应激试验持续14 d,分别于热应激1周和2周后屠宰肉鸡并采样分析。结果显示,热应激使肉鸡小肠各段黏膜形态皆有不同程度损伤,绒毛断裂,变短,肿胀;脂肪酶,淀粉酶,胰蛋白酶活力均下降;丙二醛(MDA)含量升高,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减低。且热应激2周上述现象较热应激1周减轻。这表明热应激影响肉鸡小肠上皮细胞结构和功能,且不同热应激时间的影响程度不同。2.热应激对ABCG2在小肠上表达和定位的变化。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研究ABCG2的表达,免疫组化技术研究ABCG2定位。荧光定量结果显示热应激1周,对照组和热应激组ABCG2表达量无显著差异(P>0.05),而热应激2周热应激组ABCG2基因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通过免疫组化分析发现,热应激1和2周后,ABCG2大部分定位于小肠细胞膜,且热应激组ABCG2呈现棕黄色区域高于对照组。3.热应激激活ABCG2通过ERK1/2信号通路调节IECs的生长发育 试验分为对照组(培养温度37℃)、热应激组(培养温度42℃)和ABCG2抑制剂组(培养温度42℃+Ko143)。小肠上皮细胞培养在相同湿度和5%CO2培养箱中3h后。收集细胞通过RT-PCR和qRT-PCR分析表明,RAF1、ERK1和C-fos在热应激条件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ATF2的表达水平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可能是ERK1/2信号通路被热应激激活所致。加入ABCG2抑制剂后,热应激组与抑制剂组上游基因RAF1的表达水平无显著差异,但热应激组与抑制剂组之间ERK1的表达水平有显著差异,证实ABCG2基因位于上游基因RAF1和ERKI之间,并参与IECs中下ERK1/2信号通路下游基因表达的调控。综上所述,本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热应激会导致黄羽肉鸡小肠黏膜形态损伤,小肠内多种消化酶活性降低,抗氧化能力减弱。ABCG2定位于小肠细胞膜上,并且在长时间热应激下的黄羽肉鸡小肠内表达量升高。热应激时IECs ABCG2基因位于ERK1/2信号通路上游基因RAF1和ERK1之间,参与下游基因表达的调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