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ABCA1、Hcy、PCSK9在冠心病患者中的表达情况分析研究

来源 :山西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p8407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分析ABCA1、Hcy、PCSK9在冠心病患者与非冠心病患者中表达水平的差异,在冠心病患者中进一步分析不同类型冠心病和不同冠脉狭窄程度的患者中的表达差异,同时通过分析冠心病患者中Hcy、PCSK9与ABCA1及HDL-C之间两两相关性,间接说明Hcy、PCSK9与ABCA1介导的胆固醇逆转运具有相关性,从胆固醇逆转运方面为冠心病的诊治提供新思路。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0年12月期间因胸痛症状首次在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完成冠脉造影检查的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年龄为58.88±9.91岁,根据冠脉造影结果分为冠心病组与对照组,其中冠心病组(n=75),对照组(n=45)。收集所有受试者入院检测的一般资料,主要包括性别、年龄、吸烟史、饮酒史、体重指数(BMI)、是否有高血压、是否有糖尿病,收集所有化验结果,括血常规、肝肾功、血脂四项、同型半胱氨酸(Hcy),进一步按临床诊断划分为稳定型心绞痛(SAP)组(n=14)、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n=34)、急性心肌梗死(AMI)组(n=27);根据冠脉造影结果计算出冠心病患者冠脉狭窄程度的Genisin评分,根据三分位数间距分为三个组,具体为轻度狭窄组(1-31分,n=25)、中度狭窄组(31-64分,n=26)、重度病变组(≥65分,n=24)。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所有受试者血清PCSK9、ABCA1浓度,将上述所有得到的数据利用SPSS26.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观察Hcy、PCSK9、ABCA1在各分组间表达水平的差异及与Genisin评分的相关性,以及分析的Hcy、PCSK9与ABCA1及HDL-C之间两两相关性。结果:1.对比两组的一般资料发现,性别、年龄、BMI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吸烟史、饮酒史、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冠心病组患者中的总胆固醇(CHOL)、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冠心病组患者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比较发现,冠心病组患者的血清Hcy、PCSK9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冠心病组患者的血清ABCA1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在矫正了吸烟史、饮酒史、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等因素后以有无冠心病为因变量,CHOL、TG、HDL-C、LDL-C、HCY、ABCA1、PCSK9作为协变量,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仅ABCA1对冠心病发生有影响(P<0.05)。利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曲线)获得Hcy及PCSK9的截断值,结果显示:Hcy最佳临界值为15.3(mmol/L),PCSK9最佳临界值为78.74(pg/m L)。4.在不同类型冠心病患者中,Hcy由高到低依次为:AMI组>SAP组>UAP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CSK9由高到低依次为:AMI组>UAP组>SAP组,AMI组与SA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CA1组由高到低依次为:SAP组>UAP组>AMI组,AMI组与SA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在不同冠状动脉狭窄程度患者中,Hcy由高到低依次为:重度狭窄组>中度狭窄组>轻度狭窄组,PCSK9由高到低依次为:重度狭窄组>中度狭窄组>轻度狭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BCA1组由高到低依次为:轻度狭窄组>中度狭窄组>重度狭窄组,轻度狭窄组与重度狭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利用Spearman秩相关检验Hcy、PCSK9、ABCA1与冠脉Genisin评分的相关性,Hcy与冠脉Genisin评分呈正相关(r=0.526,P<0.001),PCSK9与冠脉Genisin评分呈正相关(r=0.486,P<0.001),ABCA1与冠脉Genisin评分呈负相关(r=-0.364,P=0.001)。7.在冠心病组内比较发现,采用Spearman秩相关检验Hcy、PCSK9、ABCA1、HDL-C之间两两相关性,结果显示Hcy与PCSK9无相关性(r=0.196,P=0.091),Hcy与ABCA1呈负相关(r=-0.296,P=0.010),PCSK9与ABCA1呈负相关(r=-0.241,P=0.038)。HDL-C与ABCA1呈正相关(r=0.266,P=0.021),HDL-C与Hcy呈负相关(r=-0.343,P=0.003),HDL-C与PCSK9无相关性(r=-0.055,P=0.639)。结论:1.研究结果显示,冠心病患者血清中的Hcy、PCSK9高于对照组患者血清中的浓度,而冠心病患者血清中的ABCA1低于对照组患者血清中的浓度。2.ABCA1在AMI患者和冠状动脉重度狭窄患者中表达明显下降,PCSK9在AMI患者和冠脉重度狭窄组患者中表达明显升高,Hcy在冠脉重度狭窄患者中表达明显升高,说明Hcy、PCSK9血清浓度的升高和ABCA1血清浓度的下降,在冠心病的发生发展中起到一定的作用。3.冠心病组内行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Hcy与ABCA1浓度呈负相关,血清Hcy与HDL-C浓度呈负相关,血清PCSK9浓度与ABCA1浓度呈负相关,故推测Hcy、PCSK9可能影响ABCA1介导的胆固醇逆转运,导致胆固醇过度蓄积于细胞内,引起动脉粥样硬化发生。
其他文献
在临床数据的统计分析中,我们常会遇到数据缺失。根据数据的缺失情况,使用妥当的方法处理缺失值关系着统计推断的可靠性和准确性。本文对数据缺失的模式、比例和常见的处理方法进行了简单的总结,对基于R语言程序包mice的多重填补的流程和内容进行了详细的梳理,并以急性肾损伤的影响因素分析为例,展示和对比基于多重填补数据集、缺失数据集和原始数据集的广义线性模型的结果。结果表明,多重填补可以很好地对定量变量、二分
流域径流过程与大尺度气候因子之间存在遥相关关系,如何从众多的水文、气象、大气环流及洋流等因子中找出与径流密切关联的因子,是中长期径流预报的一个难题。将基于贝叶斯优化(SMAC框架)的随机森林模型应用于对水文、气象、气候因子构成的高维度因子集进行因子选择,根据变量重要性评分挑选对月径流影响较大的预报因子,构建广义回归神经网络、极限学习机、支持向量回归径流预报模型。将该方法应用到金沙江流域,相较于线性
目的:探究冠心病经皮冠脉介入治疗后运动风险低危患者行家庭II期心脏运动康复的效果,并与医院II期运动康复效果进行对比分析。方法:选取2019年9月至2020年9月于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心内科成功行PCI术后出院的运动风险低危冠心病患者108例。参考患者意愿分别组成常规治疗组(常规组)、院内康复干预组(医院组)、家庭康复干预组(家庭组),每组36例。所有患者都予以健康教育、并执行出院医嘱;医院组和家
目的:现有的研究尚未证明抗心律失常药物能够提高心脏骤停患者的长期存活率或良好的神经系统预后,但一些研究表明胺碘酮或利多卡因的自发循环恢复(return of spontaneous circulation,ROSC)率及住院存活率高于安慰剂。然而相较于这些短期的预后,我们更关注的是患者的长期存活率及未来的生活质量。因此,为了研究抗心律失常药物对心脏骤停患者长期的预后作用,我们进行了一项meta分析
目的:(1)探讨STEMI患者住院心脏康复的疗效。(2)比较心脏康复中心与家庭心脏康复的疗效,探索家庭心脏康复模式。方法:入选我院STEMI患者共103例,康复组51例和对照组52例,对照组给予标准化药物治疗及常规护理,康复组在入院后8小时内给予院内心脏康复,出院后康复组患者分为康复中心组25例,家庭康复组26例,分别给予中心与家庭心脏康复治疗。分析住院心脏康复的疗效及比较心脏康复中心与家庭心脏康
目的:探讨一氧化氮合酶1转接蛋白(Nitric oxide synthase 1 adapter protein,NOS1AP)部分基因位点变异与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患者行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后发生再次血运重建的关系。方法:入选山西医科大学第六医院(太钢总医院)2018年6月~2
目的:探讨高功率短时程(HPSD)消融在房颤治疗中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0年7月于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行房颤射频消融治疗的患者,分为两组,每组45例,第一组采用高功率短时程消融模式,第二组采用常规功率消融模式,高功率组消融功率45W,常规功率组消融功率35W,相同AI值指导消融(前壁480、底部450、顶部400、后壁380)。消融终点为双侧肺静脉隔离(PVI),
目的:通过研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静脉血中的Th1、Th17、Th2、Treg等及其相关指标,以求进一步明确Th1、Th17、Th2、Treg等水平与杓型高血压、非杓型高血压、动态动脉硬化指数(AASI)的关系。高血压患者外周血CD4+T细胞亚群(Th1、Th2、Th17、Treg)及相关细胞因子可为高血压的免疫治疗提供新的临床治疗角度,为精准免疫治疗提供靶点,达到控制靶器官的损害,同时保留必要的免疫
目的:研究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对冠心病(CHD)合并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和山西省心血管病医院2014年1月至2018年12月诊断为CHD合并心力衰竭的患者1257例,根据HDL-C水平三分位数将患者分为3组:低水平组426例(HDL-C<0.89 mmol/L);中水平组428例(0.89≤HDL-C≤1.11 mmol/L);高水平组403例(H
目的:通过比较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随访组和对照组的心衰再住院率、心血管死亡率、患者报告结局(PRO)评分,评估基于PRO的长期院外随访是否能改善患者预后,分析CHF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以PRO为测量工具,建立再住院预测模型,为心衰患者提供有效的院外管理方式。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20年1月在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山西省心血管病医院和白求恩医院三所三甲医院住院的CHF患者,在住院期间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