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体验学习理论的小学科学教学设计研究——以“新的生命”单元为例

来源 :扬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yunl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设计是依据一定的教学理论,为优化教学效果而制定教学方案的过程。科学合理的教学设计是沟通教与学的桥梁,能够帮助教师顺利完成教学,提高教学效率。体验学习理论注重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个体体验,以学生的自发性和主动性为学习动力,把学习与学生的兴趣、需要有机结合。在学习方式上,体验学习强调主动探索,主张通过真实的活动或情境直接参与知识、情感的形成。将体验学习应用到小学科学教学活动,能够让学生在活动参与过程中获得更好的情感体验,并融入自身经验之中。本研究旨在将体验学习理论引入到小学科学教育之中,依据体验学习理论进行小学科学教学设计,推进小学科学教学方式的改革。  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访谈法和个案研究法。首先,通过文献研究的方式分析了体验学习理论的发展状况,对体验学习的内涵、特征及过程进行了总结,并根据体验学习理论,制定小学科学教学设计的基本框架。然后,选取教育科学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材第二单元“新的生命”进行教学设计并实施。本研究的教学设计的主体部分包括教学设计的前期分析(包括学情分析和教学内容分析)以及教学目标、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价的设计。根据实施的结果来看,基于体验学习理论的小学科学教学能够增强学生科学学习的兴趣,深化对科学知识的理解,学生的课堂参与程度和课堂气氛都比普通教学方式要好很多。  总体来看,基于体验学习理论的小学科学教学设计以学生为主体,是生活的延续,它能够让科学学习活动本身具有意义,符合小学生的学习特点,可以在激发小学生科学学习兴趣的同时,提高教学效率。但是,要想在小学科学教育中进一步推广体验学习理论,还需要深化科学课程改革,完善科学教师的培训制度,改进教学评价体系。
其他文献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新《纲要》”)的颁布使幼儿教育改革的步伐加快,对幼儿园教师的素质也提出新的挑战,有效的教师在职培训对于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具有
学位
小学师生关系是小学教育活动中最基本的关系,它早在春秋时期就已存在,且内涵与外延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变化着。小学师生关系是小学教育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从表面来看它可能处
情境认知理论在建构主义的“主观世界的被建构性”思想基础上,扩展出“情境中所建构的的知识是意义而不是个体的证明”这一多元观点,强调个体和环境的的交互作用—建立一个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