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顺应理论的英语间接拒绝语研究

来源 :河南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vingod198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是用顺应理论对英语中的间接拒绝语进行的理论性研究。间接拒绝是一种面子威胁行为,因此是一个语言毗邻对中不受人欢迎的应答部分。对于间接拒绝语国内外许多语言学家和学者从不同方面进行了研究,有人从语用方面研究表达拒绝语的策略,有的从二语习得方面研究拒绝策略的迁移,还有的从社会语言学方面研究影响拒绝策略的因素和从认知方面研究拒绝语的认知模式等。但是,很少有人从认知语用方面来对间接拒绝语的交际过程进行系统的分析研究。本文以Verschueren的顺应理论和Brown and Levinson的礼貌理论为基础,建立了一个间接拒绝语的顺应模式,认为间接拒绝语的使用过程是一个复杂的动态顺应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间接拒绝者为了实现自己的两个基本的交际目标即行为目标(不答应或者不同意发话人的发话行为)和互动目标(维护面子或者减少因不同意发话人而造成的面子损失,从而维护双方关系的和谐)而对具体语境的相关因素进行顺应,从而做出相对礼貌的语言选择来对发话人的发话行为进行回应。这个过程从答话人的交际目标开始,以表达间接拒绝的语言选择结束,从而实现或接近交际目标。其中最重要的部分是语境,它和交际者的语言选择相互顺应,从而使语境动态地生成。在这个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的是礼貌因素,它不仅对答话人的交际目标产生影响,还对顺应过程中语境因素的顺应以及语言形式的选择都产生重要的影响。通过实例分析,我们发现顺应理论是语用学中具有强大解释力的理论,它能从认知,社会和文化等方面对一些言语行为进行科学的解释。我们在此基础上建立的顺应模式能够科学地分析英语中间接拒绝语的交际过程,因此,这个模式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同时,我们也发现了间接拒绝语的一些特点及其产生这些特点的原因。比如,有时候间接拒绝言语行为并不能完全实现答话人的两个交际目标。当这种情况出现时,间接拒绝者一般情况下会放弃互动目标,而采用直接拒绝来实现其行为目标。在对交际双方的三个世界的顺应过程进行对比分析后,我们发现,对于间接拒绝者来说,一般情况下,顺应对方的三个世界中的某些因素会比顺应自己的三个世界中的因素更容易实现或接近自己的交际目标。间接拒绝的危险性来自于语言本身的可协商性,正是这种可协商性导致间接拒绝语意义的不确定性,从而给对方重新协商的机会,因而使交际目标不能实现。这些是本研究的理论意义。从实践上来看,本研究能帮助我们从语言形式中辨别交际者的交际意图,指导我们在日常交际中怎样成功的拒绝别人。在教学上,可以帮助提高学生对听力的理解及技巧从而提高听力水平。
其他文献
利用Fe2(SO4)3作为混凝剂,对焦化废水生化处理出水进行深度处理,考察pH值和投加量对混凝过程的影响,从而分析不同条件下有机物的去除机理.结果表明,在pH3~9的条件下,混凝对生化
我院2011年7月在长春西汀注射液与维生素C注射液联合使用时,在临床药物配制过程中发现2种药物混合后注射器内出现乳白色混浊,遂对上述2种药物进行了实验观察,现报道如下。
目的:比较基于肌筋膜触发理论的刃针及小针刀疗法治疗跟痛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标准的61例跟痛症患者随机分成刃针组、小针刀组及药物组,刃针组采用刃针在腓肠肌、比目
木碗是深受藏族人喜爱的生活用具,藏族人家对木碗有一种特殊的情结,本文基于上桥头村进行的田野调查,首先通过访谈和文献总结了木碗的历史与传承,并通过参与观察得到木碗的制
高能量损伤所致小腿中段软组织大面积缺损,难以用常规局部带蒂皮瓣转移修复时,往往利用对侧肢体比目鱼肌带血管肌瓣覆盖创面,形成一种桥式交叉移植而达到修复目的[1],却增加了护理的难度.2008年9月至2011年3月,我科对18例患者进行心理护理、体位护理、肌瓣观察和断蒂训练[2],加强医护会诊制订断蒂计划,对血管蒂的成功离断实施了有效的观察和护理.随访6~24个月,收到满意的护理效果,现报道如下。
随着外语教学研究的深入,听力教学的重要地位也越来越突显出来。作为外语教学的主要构成成分,听力是口语,写作和阅读等能力的发展基石,但同时也是非常难以掌握的一种技巧。它要求
目的 探讨扣眼隧道穿刺法对移植血管内瘘使用寿命的影响.方法 将26例采用移植血管内瘘进行透析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3例,分别采用传统的穿刺方法和扣眼隧道穿刺方法.比较2组血栓形成、感染、使用时间、疼痛程度等各项指标.结果 观察组的血栓形成和感染的发生显著少于对照组,使用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拔针和穿刺的疼痛程度显著轻于对照组.结论 扣眼隧道穿刺方法易于操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延长
急性心肌梗死是指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冠状动脉出现血液供应中断,导致心肌因严重的持续性的缺血、缺氧,而出现缺血性坏死[1~2].急性心肌梗死具有起病急、进展快、病情凶险、并发症多、死亡率高等特点[3~4],有效的护理措施对于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和患者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通过对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护理情况进行观察和分析,现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08年6月至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