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战略性慈善模式下基金会的资源动员——基于S基金会的个案分析

来源 :河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ygenso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通过考察一个地方性公募基金会的战略性慈善项目运作过程,基于“基金会—项目模式—资源动员”的内在体系,着重探讨了基金会多元化的资源动员模式与策略。研究发现,战略性慈善项目模式既是一种新型项目运作模式,也是一种有效的资源动员策略,充分运用和发挥了组织联盟的优势,为慈善项目开展源源不断地凝聚着各类社会资源。战略性慈善模式下所形成的新型大病医疗救助模式,能够有效调动医疗慈善资源,避免求助家庭和医院对救助资源的浪费或滥用,提高了慈善资源的利用效率。 本文对S基金会采取战略性慈善项目运作模式成功进行资源动员过程的实证研究发现,基金会在战略性慈善项目运作模式下,基于所处环境条件的多元性和复杂性,探索出了一种独特的多元化资源动员模式,即:以基金会为主体,依托与合作伙伴的联盟,综合采用市场化、网络化与合法化策略,通过与各类社会组织的良性互动,在组织外部构筑起网状资源支持系统,实现对体制内外资源的成功动员。 本文还考察了基金会的策略选择对于基金会和社会性企业乃至福利制度所产生的影响。研究发现,基金会对现行的资源动员策略具有一定程度的依赖性,这将影响到基金会资源动员模式的变革,其策略选择与互动还将有助于福利社会化的实施。基金会战略性慈善项目运作模式将间接推动慈善文化的深入发展。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城市化和工业化步伐的加快,农村集体土地特别是城郊农民的大量土地被征用,产生了为数众多的失地农民。作为失地农民中的弱势群体--失地妇女,她们清楚的认识到一次性征地
房屋的拆迁改造在许多城市轰轰烈烈的开展,拆迁改造对合理布局城市功能,最大化利用土地,改善居民生活环境,以及提升城市的综合竞争力都有积极作用。同时,城市拆迁改造的诸多问题也
信任一直被认为是有效治疗的基础,是良好医患关系维持的保障。进行患者信任的相关研究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微观层面上有利于深入人们对患者信任的认识,对缓和医患矛盾、构建和
《2001年世界卫生报告》表明,世界有4.5亿人患有各种类型的精神和脑部疾患。另外,每4个人当中就有1个人在其生命过程的某个时间段产生某种精神障碍。在我国,据2010年残联的数据
在我国这样一个贫富差距较大的社会,合理的社会流动是保证社会的良性运行的基础。本研究采用结构性访谈和实地观察的方法收集资料,采用以定性为主、定量定性相结合的方法,详
从某种程度上说,村落就是传统、落后的代名词。随着当今世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村落终结已成为世界农村发展所面临的问题之一。在发展中国家,这一问题显得尤其突出。我国是农业大
自古以来,我国是一个各民族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它决定了民族问题是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面临的一个历史重任,决定了民族工作始终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发展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