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工业工程作为优化流程提高效率的学科在我国主要应用于制造业,在中国制造业面临转型升级的时期对工业工程人才的要求也有所调整和提高,而高校作为培养工业工程人才的主要渠道,顺应工业4.0时代大环境的要求对工业工程人才培养模式进行调整和改革是面对工业4.0大环境挑战所必须采取的措施。本文在工业4.0背景下,基于工业工程持续优化和改进的思想,以工业工程人才为研究对象,通过因子分析、结构方程模型和IPA定位分析法的定量和定性分析结合方式,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化路径探寻。基于以上思路,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分为以下三部分。首先对工业4.0的概念和发展做了概括,并就国内外工业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研究成果进行文献汇总,从而提出研究工业4.0时代工业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必要性;其次采用因子分析法构建了包含7个维度21个指标的工业4.0时代工业工程专业人才素质模型,在素质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工业4.0时代工业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分析流程;最后以SNU为例进行案例分析,该校工业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复合型中高级管理人才,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对构建的工业工程人才素质模型进行分析从而得到SNU工业工程人才素质模型,研究结果显示该素质模型能较好体现出模型中各变量之间的真实关系并得到变量之间的相关性;在素质模型体现的指标体系的基础上,用IPA定位分析法识别SNU工业工程专业人才发展现状的制约因素,将制约因素转化为人才培养目标,从课程体系设置、教学方式、实践环节、专业实验室建设4个方面提出对工业4.0时代工业工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进措施。本文构建了工业工程人才素质模型,并识别出素质模型中的人才发展制约因素,将制约因素转化为人才培养目标从而探寻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化改进措施,为高校的工业工程专业建设提供了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