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随着公众审美能力的提高与生态、文化、养生等意识的增强,传统的城市“披绿”绿化模式已不能满足城市居民的审美需求,具有物种多样、季相多变、自然野趣等优点的花境成为当下热门的植物应用形式。2021年第十四届全国运动会的举办大力推动了花境在西安道路绿地、公园绿地等城市绿地内的推广和普及,但仍存在时令草花更换频繁、冬季花境效果萧条、乡土文化渗透不足、公众参与度过低等问题。对于西安地区花境,以往研究多为低维护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公众审美能力的提高与生态、文化、养生等意识的增强,传统的城市“披绿”绿化模式已不能满足城市居民的审美需求,具有物种多样、季相多变、自然野趣等优点的花境成为当下热门的植物应用形式。2021年第十四届全国运动会的举办大力推动了花境在西安道路绿地、公园绿地等城市绿地内的推广和普及,但仍存在时令草花更换频繁、冬季花境效果萧条、乡土文化渗透不足、公众参与度过低等问题。对于西安地区花境,以往研究多为低维护耐旱型花境植物筛选及营造手法研究、花境植物调查评价、筛选及应用等,缺乏从整体宏观的角度与公众的视角出发,对西安地区花境进行综合景观评价及景观提升策略的研究。采用田野调查法、层次分析法、问卷调查法及专家咨询法等研究方法,通过公众评价与花境营造相关理论研究、花境应用调查分析、花境景观公众评价构架与分析、花境景观提升策略研究4方面内容对西安地区花境进行系统研究,研究表明:(1)西安地区已应用于花境中的植物共计257种,分属于72科183属,生活型以多年生草本与灌木为主,其中金叶女贞、玉簪、火炬花、水果蓝、花叶芒、八仙花、美女樱、蓝花鼠尾草等花境植物应用频度最高。(2)公园绿地与道路绿地内花境多为混合花境类型,应用场景多为路缘、林缘、草坪、绿岛与旱溪等。多数花境仅考虑了街景美化功能,没有从人们普遍存在的亲花、体验等心理需求出发,营造便于人与花境互动参与的功能空间。(3)通过层次分析法成功建立了西安花境公众评价指标体系,公众评价结果呈现正态分布,西安地区花境整体应用水平不高;不同应用场景花境综合评价指数均值由高到低为林缘花境>草坪花境>旱溪花境>路缘花境>绿岛花境,具有较高自然度的花境公众评价较高。(4)公众喜爱的花境多具备以下特点:具有微地形的设计、尺度规模较大、平面形式采用自然式轮廓、可触摸的观赏距离、色彩构成以和谐色调和配以少量的对比色调和、景观层次错落有致、花型与叶型等植物质感丰富、兼具季相变化、结合景石、雕塑等园林要素、植物种类数量≥30种、乡土植物比例≥30%、具有空间的围合、花境旁配置有休憩设施。(5)公众年龄与公众评价呈正相关关系,公众所属年龄层越大,普遍评价打分越高;色彩是花境景观与花境植物最吸引公众的特质,紫色、绿色与红色为公众偏爱的色彩;观感上的美是花境植物最吸引公众的特质,其次是植物给人带来的心理、生理上的康复性。(6)归纳出西安地区花境应用的根本问题是展示花境与长效花境的矛盾,其次为花境的景观美感、景观感知与公众参与度有待提升,并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相应解决策略。针对花境长效性改善问题,提出植物选材“引精良、抓本土”、植物配置控制时令草花比例、植物栽植采用稀疏式种植、增加冬季花境应用植物种类及构建科学有效的养护管理机制5条提升策略;针对花境景观美感改善问题,提出选用公众偏爱的植物、采用自然式曲线轮廓、增加微地形设计、增加混合种植设计、采用调和色彩模式、增加本土文化融入6条提升策略;针对花境景观感知改善问题,提出增加休憩驻留空间、提高花境可进入性、增加芳香植物应用与提高景观交互性4条提升策略;针对花境公众参与度改善问题,提出引入“共建共享共治”理念、增加园艺活动组织2条提升策略。
其他文献
本研究以红薯泥、蔓越莓干为主要原料制作红薯蔓越莓复合饼干。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利用响应面分析法对配方进行优化,确定饼干的最佳配方。结果表明,饼干的最佳配方为在低筋面粉100 g中,添加红薯泥56.5 g、黄油36.5 g、白砂糖37.5 g和蔓越莓干27.0 g。
目的:探讨中国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不同基因分型的患者在基因变异谱系上的特点及其预后差异。方法:收集187例初治非特指型DLBCL患者,行淋巴瘤相关的高通量测序及免疫荧光原位杂交检测,根据基因变异结果进行基因分型,同时收集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不同基因分型DLBCL在基因变异谱系上具有较大异质性,其中EZB亚型治疗效果较好,而A53、N1、MCD亚型治疗效果较差。预后方面ST2、EZ
车-桥耦合振动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轨道不平顺作用下的车-桥耦合振动及随机振动、风-车-桥耦合振动、地震-车-桥耦合振动、新型轨道车辆-轨道梁耦合振动等方面。当前,中国铁路桥梁建设面临更大跨度、高速度、高舒适度等新的挑战,在风荷载及列车荷载等外部激励作用下,车-桥间相互作用越发显著。如何准确预测实际复杂风环境下车-桥耦合系统动力响应及高速列车的行车走行性,并为桥梁设计、线路运营、维护及管理提供技术指导
“近代公园”特指该公园始建年代为近代时期,并一直存续至今的城市公园。通过梳理近代公园在创立、发展和繁荣三个不同时期各阶段中休闲游憩的历史演变发展脉络,归纳近代公园游憩本底特征是从局限性、从属性到逐步实现人民全面需求性的性质、角色和地位转变,从而厘清近代公园在历史脉络过程中游憩人群、游憩活动、游憩设施等的发展变化。并针对在近代公园嬗变为新时代城市公园过程中公园休闲游憩在历史承载物客观和人文主观两个方
核心素养下,思维品质的培养工作及其重要,尤其是英语这种相对特殊的学科,对逻辑思维有着较高的要求。阅读本身也是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关键性内容,特别是以培养学生高阶思维为特色的科技说明文阅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果能结合文本特征以及学生的思维特点,有层次、有侧重地帮助学生进行思维的训练,学生的思维品质能得到大力的提升。基于此,本文以科技说明文为例,深入分析如何借助科技说明文阅读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明确具体
介绍徐涟教授基于“疏肝健脾调冲任”理论运用中药按月经周期分期论治女性迟发性粉刺的临症经验。在治疗中,徐涟主张“分期论治”。女子月经前期、月经期主要采用逍遥散为主加减治疗,重在疏肝理气健脾;月经后期、月经中期采用四物汤加减治疗,重在滋补肝肾、调补冲任。
<正>“燕子来时春社,梨花落后清明。”踏着春天的脚步,春分一过,清明就来。清明节作为祭祀祖先的中华传统节日,文人墨客少不了抒怀感慨一番,如家喻户晓的杜牧《清明》,让我们从一个角度了解到晚唐的清明习俗,在历史长河中,尤其是诗词鼎盛的唐宋时期,描写清明节的诗词还有很多。唐代张继的《阊门即事》:“耕夫召募逐楼船,春草青青万顷田。试上吴门窥郡郭,
农牧交错带是中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屏障,厘清其内部植被变化特征及驱动机理对区域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战略意义。虽然一些学者对辽河流域植被变化的特点和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但植被变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部分研究只考虑了单因素对流域内植被变化的影响,而没有充分探讨因素之间交互作用对植被的复杂影响。该研究基于MOD1SNDVI数据,采用因子回归和因子交互相结合的方法,从区域和整体角度分析了2010—2019
近年来,受天然动植物的启发,越来越多的研究者设计和制备出了大量仿生超疏水表面。超疏水是指水滴接触角>150°,滚动角<10°的湿润状态。超疏水表面应用广泛,如耐腐蚀、防冰除冻、油水分离、自清洁性等性能,在很多领域有着较大的价值,国内外诸多学者开展了超疏水表面的制备及应用研究。高效的制备方法及持续的超疏水性能已成为该领域的研究热点和重要发展方向。在简要回顾超疏水理论模型之后,按照超疏水表面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