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DCOM在分布计算机仿真平台中的应用

来源 :西北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fz5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分布式计算机仿真技术逐渐得到广泛的应用.但是,由于过去计算机软件技术的固有局限,以往的分布式仿真系统的互操作性很差,也很难进行升级和维护.COM/DCOM模型(ComponentObjectModel/DistributeCOM)为这些问题提供了很好的解决办法.该论文在论述COM/DCOM模型的基础上,着重研究了如何利用这一计算机软件技术建立分布式计算机仿真平台.论文中还对将仿真算法COM化的方法作了详细研究.在参考了WindowsDNA(WindowsDistributedInternetApplicationArchitecture,Windows分布式Internet应用程序体系结构)的基础上,该论文对建立的分布式计算机仿真平台进行了合理的层次划分.表示层负责与用户进行交流,逻辑层负责计算机仿真的计算,而数据层负责仿真数据的存储.通过这种划分方式,三个层次相互联系而又能独立开发.该论文的主要目的是建立一种新的分布式计算机仿真系统,这一系统将在Internet上扮演ISP(InternetServiceProvider)的角色,为用户提供计算机仿真服务.和以往的分布式仿真系统不同,该论文研究的系统是建立在COM/DCOM的基础上的,具有很好的互操作性和扩展性,为分布式计算机仿真软件的开发提供了新的研究手段.
其他文献
基于IP网络的电信业务目前取得了巨大的发展,其业务量和业务种类快速增长,研究能快速响应业务的变化、更新和用户需求的新的业务管理软件模型,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
本文分析了当前实现复杂实时控制系统所面临的问题,提出了基于控制模块以递阶分布控制结构实现复杂实时控制系统的方法;建立了控制模块的结构,详细地介绍了实现控制模块的方法。
接受腔的设计是假肢设计中最关键的部分,其设计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假肢设计的成败。为了改进接受腔的设计,需要对接受腔进行受力分析研究,了解接受腔/残肢界面潜在的生物力学关系。
自动控制是保证风能转化系统的有效性与稳定性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在以往的研究中,仅仅研究的是一些传统(古典)控制理论在风能系统中的应用。为了使风力发电实现价格低廉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