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内容的三维视频立体化及舒适度增强方法研究

来源 :宁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pplebanana02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立体视频技术给观众带来的不仅仅是图像质量的提升,而是一种全新的视觉体验,但是目前一方面随着分辨率的提高,视频编码复杂度急剧增加,另一方面立体视频技术的视觉舒适度问题也限制了其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因此,本文深入研究如何在不影响主观观看质量的情况下显著降低编码端计算复杂度以及在确保深度感的情况下增强立体视频视觉舒适度,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1)在保证虚拟视点绘制质量的前提下,为了降低深度视频的编码复杂度,提出了一种基于最大可容忍深度失真(Maximum Tolerable Depth Distortion,MTDD)模型的低复杂度深度编码算法。具体而言,将MTDD模型引入到率失真代价函数,通过对编码单元(Coding Unit,CU)进行失真度量判决,如果对当前CU进行编码不会导致可察觉的视点合成失真,则失真度量只考虑深度编码失真,否则失真度量同时考虑深度编码失真和视点合成失真,从而降低编码复杂度。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算法在不降低虚拟视点绘制质量和不增加编码码率的情况下,降低立体视频编码复杂度56%以上。  (2)针对现有立体化过程中采用经验方式选取汇聚平面,未能充分考虑视觉舒适度因素,因此为了提高立体3D图像视觉舒适度,得到令人满意的视觉体验,提出了零视差平面优化的三维视频立体化方案。通过空间频率、视差响应、以及视觉注意三者预测视觉不适强度;然后,根据视觉不适强度图依据一定的准则选择一个最佳零视差平面(zero-disparity plane,ZDP);最后,根据选定的ZDP自动调整正负视差范围。实验结果证明了该方案的有效性,在保持深度感不变的情况下,提高视觉舒适度。  (3)视觉舒适度和深度感是影响立体3D体验的两个重要因素,针对现有舒适度增强算法以牺牲深度感为代价来提高舒适度,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视觉舒适度和深度感联合优化方案。所提出的优化方案的主要目的是提高整体立体3D体验质量,包括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层独立的视差调整过程,在同时满足视觉舒适度和深度感限制的条件下,迭代调整每一个深度层内的视差范围直到满足期望的舒适度和深度感阈值。第二阶段层依赖的视差处理过程,通过优化由层内数据项、层间数据项和恰可察觉深度失真项构建的总能量函数来指导视差调整。实验结果与其他对比算法相比,表明本算法能取得更好的立体3D体验。
其他文献
TD-SCDMA(时分-同步码分多址)是由CWTS(中国无线通信标准化组织)提出的、拥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第三代移动通信标准(简称3G)。该标准将智能天线、联合检测、同步CDMA和SDR(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以及计算机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人类对计算机的依赖性不断增强,一场信息革命正在酝酿,新型的人机交互技术正逐渐成为研究热点。语言本身作为人类特有的功能,
本文主要阐述了基于FPGA的10G EPON物理层的设计与实现。首先介绍了以太网技术、接入技术的发展历程以及10G EPON系统的工作原理和相关理论知识,随后介绍了ESL建模在整个系统
随着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现代通信系统对通信的有效性和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有效提高这两项相互矛盾又相互制约的性能指标,一直都是通信领域的研究热点,并且通信系统的安
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极大地刺激了人们对无线通信高数据速率和多业务服务的需求。然而无线频谱资源非常稀缺,因此提高其利用率是无线通信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正交频分复用(Or
音乐是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可谓是人类精神生活的润滑剂,从古至今音乐的熏陶与鼓舞从未间断。分析音乐信号对研究音乐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而音乐信号音符识别在自动音
我们正处在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然而不同领域、不同性质、不同目的的知识以及不同的知识表示方法和推理机制,使得知识之间难以进行共享和互操作,人们仍然只能望洋兴叹。因此,人
分布式光纤温度传感技术是一种用于实时测量空间温度分布的高新技术,是目前传感领域研究的一个热点。本文综述了分布式光纤温度传感技术的研究现状,深入研究了拉曼散射的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