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艺术中的审美情感——试论现代陶艺中的情感注解

来源 :四川美术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k1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是世界著名的陶瓷古国。早在八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我国的先民就已经会制造和使用陶器,瓷器更是我国的一项伟大发明。中国陶瓷的历史是我国和世界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当时社会状况下的人类情感的承载体。随着现代科学的迅猛发展,日新月异的新生活观将陶瓷艺术以一种全新的面貌推上了历史舞台。超越了传统陶瓷的实用性,采用抽象的,表现的,象征的,超写实主义及装置风格等多元格局的形式,以其内在的张力,实验性,具象和非具象性的美感来承载当代文化精神,是现代人远离喧嚣,回归自然,渴求‘天人合一’的‘内在生命’即人类情感的一种表达方式。 历史悠久的中国陶瓷文化,是我们骄傲的情结,但同时也是我们前进的包袱。是轻装上阵还是在传统中徘徊?又由于历史原因,我国的现代陶艺的起步较西方晚了几十年,是全盘西化还是坚决抵制?这些都是现代陶艺面临的问题与挑战,本着承古创今的精神,以情感为切入,将陶瓷艺术加以梳理,期望现代陶艺的发展得到更多的人文关怀和情感支持。
其他文献
设计师将未来风元素融入本季大热的运动风格,并运用尼奥普林、尼龙、网面等运动衣料以及前卫亮色打造现代主义的款式。于是我们看到乔希-古特(Josh Goot)的新系列参考了潜水服和冲浪装的设计,网面材质出现在古琦(GUCCI)白色短裙和小套装上,还有巴黎世家(Balenciaga)贴身剪裁的连帽衫和运动裙装。方领皮尔·卡丹式(Pierre Cardinesque)束腰设计在巴黎世家(Balenciag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西方社会从工业化时期迅速转向后工业化时期,整个社会从生产力、生产关系到社会发展,文化形态和交流方式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一时期,人们既享受着科学技
本文首先分析了中国工业设计公司和设计部门所面临的共同问题以及我国设计界的实际情况,然后以一家企业的设计部门为例,应用6Sigma工具,通过定义、测量、分析、改进、控制这五个
期刊
居住意味着存在,居所为存在提供场所,如何存在是人生的问题,作为居所的设计师,对这一主题的追问成为当然的命题。 设计作为我存在的一个表征,话语的表达方式,从这个面向契入,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