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动裂隙场中瓦斯运移规律是实现深部煤与瓦斯共采的重要基础。本文以打通一矿7#煤层为研究对象,采用含瓦斯煤热流固耦合三轴伺服渗流装置,进行了含瓦斯煤岩力学和渗流特性研究。建立了采动裂隙场工程简化三维矩形梯台几何模型,采用运移-扩散方程和Fick扩散定理构建瓦斯运移数学模型。利用COMSOLMultiphysics数值模拟软件,对Y型通风条件下采动裂隙场瓦斯运移规律进行了数值模拟,并与U型通风进行对比,分析两种通风下采动裂隙场中的瓦斯运移及浓度分布规律,得出以下主要研究成果:(1)从煤层微结构、煤层瓦斯赋存状态、采动裂隙场特性及形成过程、卸压煤岩体的渗流特性和影响煤层瓦斯含量的主要因素等几个方面入手对煤层中瓦斯流动特征进行了较深入的理论分析,将采动覆岩用裂隙发育的矩形梯台三维工程模型来描述,并对矩形梯台分区,更为准确的描述了采动条件下采空区裂隙场的分布规律。(2)分别进行了不同瓦斯压力和不同围压下型煤全应力-应变瓦斯渗流实验,并得到了含瓦斯煤在三轴条件下的力学特性与渗流规律。在围压一定的条件下,型煤三轴抗压强度随着瓦斯压力的增加而减小,渗透率随瓦斯压力的增加不呈单调的变化;在瓦斯压力一定的条件下,型煤三轴抗压强度随着围压的增加而增加,渗透率随围压的增加呈现单调减小的趋势。从渗透率—轴向应变曲线看,渗透率在轴向应变增加的进程中呈“U”字型变化,即渗透率随轴向应变增加先降低后升高。(3)在本次模拟所设定的条件下,与U型通风相比较,Y型通风条件下整个工作面的瓦斯浓度都比较低,沿煤层走向瓦斯浓度从工作面往采空区深部区域逐渐升高,离工作面距离越远的区域,瓦斯浓度越高,瓦斯等值面图形态越趋近于空间V字形。U型通风工作面回风巷附近瓦斯浓度较高,瓦斯浓度变化形态比较规则,瓦斯浓度变化速度快。本次模拟结果显示:Y型通风,上隅角瓦斯浓度为0.26%;U型通风,上隅角瓦斯浓度为6.62%,Y型通风较好地解决了工作面瓦斯超限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