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彩画诞生之初是作为油画从属,后来因其不可代替的艺术语言逐渐发展成为独立的艺术形式,由于水彩画的绘画语言与审美情趣与中国画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自水彩画传入中国后就在中国的土壤上迅速地发展繁荣,加上中国优秀文化的滋养,使得中国的水彩画艺术在风格面貌上与别国不同,渗透着中国文化的精髓,这是中国民族意识和中国文化在水彩画上潜移默化的结果,目前,中国已经是世界上的水彩大国之一,中国的水彩画家队伍也是人才辈出。但是,站在世界水彩画艺术的高度看待中国的水彩画,中国的水彩画也还存在着自身的局限,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构建中国水彩画的审美高度、提升中国水彩画的品质需要中国水彩画家的共同努力。当今的中国一直强调的是要加强文化自信,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中国绘画是中国传统优秀文化之一,为中国的艺术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理论与实践经验,中国的绘画艺术要发展也必然要立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基,筛选与吸收西方优秀之处以丰富自身。丁寺钟先生是“水彩中国化”的大力提倡者与践行者,这是一个画家对传统文化的自觉的追求,这对中国的意象性水彩画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作为一名文人似的中国水彩艺术家,他对水墨语言有着自己的一种特殊的文化认知,因此他自觉的选择将水墨意象的表达方式运用于自己的水彩画创作。并且积极借鉴吸收其他画种营养,他珍惜中国的文化传统,深入自然、领悟生活、在水彩画创作中大胆探索,不断创新,创作出的一幅幅独特而又具有东方审美气质的水彩画作品,而这也正是文化自信在中国水彩画中的体现。笔者以丁寺钟水彩画的中国化为立足点来分析他的水彩画艺术,相信这不是我对水彩画领域小众式的个别思考,而是希望文章能有助于全面了解和认识丁寺钟的水彩画艺术以及“水彩中国化”,达到以点带面形成对水彩画中国化的大众认同。围绕“丁寺钟水彩中国化”这一研究主题,本文分为五个部分进行论述。第一章为绪论,主要论述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及主要方法以及论述中西方水彩画的整体概况与发展现状。第二章老师艺术家的生活经历及绘画风格的形成,第三章论述丁寺钟水彩画的中国气派,这是本研究的核心部分,也是行文的重点章节,通过对丁寺钟水彩画的材料技法、绘画语言的研究,探索他作品中呈现的地域性、意象性、民族性以及作品中所蕴含的深厚的文化内涵。第四章是将丁寺钟与王肇民的水彩画作分析与比较,他们都是安徽宿州籍的水彩画家,对水彩画的民族化都作出了积极的影响,但是创作的手法有所不同,通过对比更鲜明地呈现丁寺中水彩画的艺术特点。第五章是论述丁寺钟水彩画艺术的地位与价值,肯定他为中国水彩画作出的积极探索与意义,相信只有大胆探索、勇于实践才是水彩画不断发展和繁荣的源泉和动力。最后对中国“水彩画中国化”作出自己的思考与展望,在分析的同时思考中国水彩画的更多可能性,呼吁中国水彩画大家庭成员共同努力,认清中国水彩画发展的优势与局限,充分吸收中国优秀文化精华,突破束缚,共同构筑中国水彩画在世界绘画艺术中的中国品质、中国气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