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共存——从生态女性主义角度解读《紫色》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v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艾丽斯·沃克是美国当代著名黑人女性小说家、诗人、散文家和行动主义者。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她因小说《紫色》而享誉文学界,并因此获得了普利策小说奖、美国国家图书奖和全国书评家协会奖。在美国黑人女性作家中,沃克因创作思想深邃、洞察力强而著称。她着力描写黑人女性所遭受的艰难困苦以及其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并揭示了女性和自然反抗压迫寻求和谐共存(Survival Whole)的道路。本文基于生态女性主义文学理论,从生态女性主义角度分析和解读《紫色》这部作品,共包括六个部分:第一章简要介绍了艾丽斯·沃克的人生历程、写作生涯以及国内外学者对《紫色》的文学评论以及论文的结构和写作意义。第二章提出了生态女性主义理论,简述生态文学批评以及生态女性主义理论对艾丽斯·沃克作品的影响。第三章分析了小说中女性所遭受的双重压迫以及人类对自然环境的掠夺和破坏,并揭示了两者受压迫的根源—父权制的统治及人性的贪婪。第四章描述了小说中黑人女性为建立和谐世界所作的努力,通过百纳被、裤子的缝制和制作,探寻非洲之旅等方式,黑人女性凭借自强不息的精神,通过寻求、发现、认识自我,获得了精神和身体上的独立和自由,并最终实现了与男性和自然和谐共存的完满状态。第五章主要探讨了作品《紫色》所体现的和谐世界:黑人女性、黑人夫妇、种族、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第六章总结了文章的主要论点,描述了艾丽斯·沃克创作这部小说的最终意图及其实现的手段和方式。沃克的《紫色》为我们提供了研究黑人女性的新视角和新途径,同时为妇女解放以及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存”指明了新方向。
其他文献
随着电商物流的快速发展,物流包装以及其他物流环节带来的浪费日益凸显,企业物流包装以及其他环节带来的浪费不仅造成了企业生产成本的增加,也造成了处理废弃包装材料的技术
中国绘画艺术中,诗画融合是很重要的特征。本文将中国诗画结合的作品看做图文多模态语篇,运用认知语言学中的文本世界理论和概念合成理论分析语言模态和图像模态在中国诗画结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