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零售业诞生以来,零售盗窃就成为伴其左右的“隐痛”。随着大型综合超市、美容用品、电子电器专卖店等各类零售门店的蓬勃发展,入店行窃问题日益突出,行窃事件频发、犯罪黑数巨大,不仅给零售商带来巨大经济损失,更是冲击着社会法治秩序,助长犯罪人侥幸心理,甚至导致模仿行为。入店行窃固然有其社会学、心理学等方面的原因,同样也被相当复杂的情境因素所驱使。分析零售业入店行窃犯罪与预防的现状与特征,从情境角度探究其原因,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也是探索有效预防策略、减少企业损失的前提和基础。本文选取大型综合超市这一营业面积较大、商品种类繁多、情境因素复杂的零售业态,立足国内实践并借鉴国外先进经验,采取深度访谈的质性研究方法。首先,描述了大型综合超市入店行窃的犯罪现状与特征,明确三大类入店行窃犯罪人:临时起意型、职业型和盗窃癖型,指出前两类是重点预防对象;其次,梳理了目前超市应对入店行窃所采取的各项防范措施,从技术、人力和环境三方面进行总结;之后,依据犯罪分析三角从宏观的社会经济情境背景和具体情境两方面分析了诱发盗窃的情境要素,并描述了临时起意型和职业型盗窃的典型情境过程;最后,再从具体情境和宏观情境两方面分析预防对策的不足并提出完善建议,如引入风险决策矩阵等管理热门被盗商品。此外,本文还结合当下新零售的背景指出预防措施的发展方向。本文的研究结论是:零售业入店行窃是潜在盗窃犯罪人、零售门店环境与各项防盗措施这几类情境因素互动的结果,零售门店环境和防盗措施中存在的不足易诱发潜在犯罪人实施无特定目标物的临时起意盗窃,以及针对几类价值高、体积小和易转卖获利商品的职业盗窃。此外,目前对盗窃犯罪人的处罚力度不足,对之后情境中的潜在犯罪人产生正强化,重复实施入店行窃。可以针对以上因素完善预防对策,减少入店行窃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