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氧化物酶增殖物激活受体α(PPARα)在大鼠酒精性肝病发生过程中的变化

来源 :河北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5201314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近年来,由于长期大量饮酒导致的酒精性肝病(alcoholic liverdisease,ALD)的发病率逐年增加,其最初的病理变化主要表现为肝细胞脂肪变性,随后进展为脂肪性肝炎,形成肝纤维化,最后导致肝硬化。过氧化物酶增殖物激活受体α(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α,PPARα)参与了脂质分解代谢的各个环节,包括脂肪酸在细胞内结合、脂肪酸透膜吸收、脂蛋白合成与转运、促进肉碱脂酰转移酶(carnitinepalmitoyltransterase,CPT)表达、促进脂酰辅酶A合成酶(fatty acylcoenzyme A synthetase,ACS)合成等。但PPARα是否参与了ALD的发病过程,值得关注。为此,本文以酒精灌胃的方法建立大鼠ALD模型,观察PPARα在ALD发病过程中的变化,以探讨PPARα在ALD发生中的作用。方法:50只健康雄性清洁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10)、模型组(n=40)。模型组大鼠于每天上午9点行酒精灌胃(浓度为30%-60%,乙醇5-9 g/kg/d),共持续4-16周。在酒精灌胃过程中,由于酒精误入气管引起的窒息导致5只大鼠死亡,弃去。然后,分别在第4周(n=10)、8周(n=9)、12周(n=8)和16周末(n=8)留取大鼠肝组织,部分组织在4%中性甲醛溶液中固定,用于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剩余组织经过液氮速冻后,放置于-80℃冰箱保存,用于PPARα蛋白与m RNA检测。结果:PPARα表达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与Western-blot检测表明,随着酒精灌胃时间的延长,模型组大鼠肝组织PPARα蛋白表达逐渐减少,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应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方法检测PPARαm RNA表达发现,随着酒精灌胃时间的延长,模型组大鼠肝组织PPARαm RNA表达逐渐减少,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1成功制备了大鼠ALD模型。2在ALD的发病过程中,随着时间延长,PPARα活性逐渐降低,提示PPARα参与了ALD的发生。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MSCT扫描双期增强扫描并薄层重建在诊断肺硬化性血管瘤(PSH)中的价值。收集31例病理证实的PSH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通过对病灶MSCT平扫及双期增强扫描及薄层
目的:目前3D打印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医学领域,但是在脑血管病中的应用研究鲜见报道,尤其是脑动静脉畸形(cerebro-Arteriovenous Malformation,cAVM)中的应用相关研究未见报道,本研究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