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岭南州府园林的概念,最早由岭南园林的理论家刘管平先生在研究岭南园林历史发展后总结提出,其对于惠州西湖的田野调查和理论总结是岭南州府园林研究的肇始。岭南州府园林的理论建设,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充实岭南园林研究的内容,扩展岭南园林研究的框架。本研究从唐宋时期岭南州府园林的历史形成和园林特色两个维度展开,对岭南州府园林的形成背景、历史演进、生态建构、公共特性、历史影响等方面做了具体阐述,提出了一系列观点和结论。本论文的第一章是绪论,主要论述了本论文的选题、研究基础、概念界定、研究方法和框架。第二章探讨了岭南州府园林形成的时代背景,唐宋时期岭南区域的自然环境与历史沿革、迁跃发展、岭南地区主要州府城市的建设发展、文化发展与融合、岭外同类型风景园林的建设,都共同构成了唐宋岭南州府园林形成和发展的基础。第三章回顾了唐宋时期岭南州府园林典型实例的历史演化过程,指出了岭南州府园林的演化和城市发展息息相关,并提炼了风景营造的四个行为模式,建立了岭南州府园林历史研究的基本框架。第四章论述了岭南州府园林整体平衡的生态格局建构,以及这个生态格局对州府城市的影响,尤其是在城市农业生产中起到的基础性影响。第五章论述了岭南州府园林的公共特性,对公共与公共性本身的认识进行了基本的区分。从岭南州府园林管治和使用的实际出发,分析了岭南州府园林在古代城市公共生活中的重要作用。第六章分析了岭南州府园林旷墺交替的风景空间关系,归纳了岭南州府园林营造的基本范式,指出了岭南州府园林善于从景致变化中提炼四季游览的主题,以及从风景建筑、风景植物、风景品题三个角度探讨了其营造基本内容。第七章揭示了唐宋时期大规模的州府园林营造实践,是中国古典园林从风景到园林转化历史进程的关键环节。岭南州府园林是古代城市发展的生态屏障,其对于当今的城市发展仍有着一定的借鉴意义。其公共性特征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是发韧于中国本土的公共园林营造,进而指出作为一种具有中国古典特色的“公家园林”的存在。通过史料的收集和分析,以及多维度的展开研究,本论文回答了有关唐宋时期岭南州府园林营造的基本问题,阐释了关于岭南州府园林的许多复杂现象,认为岭南州府园林作为岭南园林史的一个组成部分和研究对象而存在,在古代岭南城市发展中,逐步形成了自身的特点,随着社会现实的变迁不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