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改进兔VX2脑瘤模型的制作方法;探讨磁共振介入技术导引下注射rAd-p53治疗兔脑瘤的可行性;评价兔VX2脑瘤的影像学与病理学联系及治疗效果。
方法:全麻下通过颅骨钻孔种植瘤块的方法建立VX2移植性脑瘤模型。24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治疗组(B组)两组,A、B组各为12只,A、B组兔分别在脑内植入VX2肿瘤,在脑瘤生长至直径约0.5cm时在磁共振介入技术实时导引下对肿瘤分别注射0.5ml无菌生理盐水和0.5mlrAd-p53,随后各组分别在术后1天、术后3天、术后5天行MRI扫描后每组处死2只,进行病理学检查及免疫荧光检查。其余存活兔术后定期MRI扫描,观察肿瘤大小变化,记录A、B组其余兔的死亡时间,自种植脑瘤术后50天仍不死亡者取截尾值。
结果:24只新西兰兔全部有脑瘤生长,同时期种植的肿瘤大小较一致,形态规则,肿瘤的MRI表现和病理学改变相一致,能够满足介入治疗的需要。所有注射无菌生理盐水和rAd-p53的手术均成功进行,A、B组注射无菌生理盐水和rAd-p53的肿瘤在术后1、3、5天病理学及MRI均未观察到明显差异,但在免疫荧光上,B组P53蛋白表达及凋亡均明显强于A组,且B组瘤兔生存时间明显延长。
结论:改良瘤块植入法制作的兔脑瘤模型成瘤稳定,适合MRI观察和介入治疗研究;MRI导引下脑瘤注射rAd-p53治疗安全可行,能显著提高P53蛋白表达及肿瘤凋亡,延长了荷瘤兔的生存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