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对利益相关者合作逻辑下的企业财权配置模式进行了研究。首先在回顾了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和介绍了产权理论、财权理论和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要试图构建一个相对完整的利益相关者合作逻辑下的企业财权配置模式的理论体系。其次,在运用边际分析方法确定了企业财权配置的主体维数,即股东、经营者、债权人、职工、大供应商和大客户六种主体,并且分析了企业财权配置的内容、功能、特征和结构的基础上,提出了利益相关者合作逻辑下的企业财权配置模式应包括共同治理模式、相机治理模式和动态治理模式三个方面。最后,在我国企业财权配置存在问题的分析的基础上,对共同治理、相机治理和动态治理三种财权配置模式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以规范研究为主,主要运用了定性分析、定量分析、移植分析、归纳分析等研究方法。
本文的创新点:
(1)从成本分析的角度探讨了企业财务治理的逻辑。企业中的各利益相关者在选择治理逻辑时,面临着利益相关者团体的“协调成本”和“规制成本”两者最小化之间的权衡,这两种成本曲线结合的最低点决定了企业财务治理要遵循“利益相关者合作逻辑”。
(2)在根据各利益相关者不同的利益相关度与谈判能力这两个因素,把利益相关者分为[高,强]、[低,强]、[高,弱]、[低,弱]四种类型的基础上,分析了这四种类型的利益相关者在不同的环境下相互转化的过程,并指出了在现实中财权和财务治理的安排是利益相关者投入的专用性资本、利益相关者的谈判能力以及外部环境等的均衡结果,从而说明利益相关者合作逻辑下的财权配置和财务治理是具有动态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