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研究三氟柳对血小板功能和血栓形成的影响,三氟柳与阿司匹林、部分中药制剂抗血小板相关作用机制的比较,初步探讨三氟柳抗血小板活化的作用机制及作用特点。
方法:采用旋转玻球法测定血小板粘附率;比浊法测定ADP、Adr、AA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 RIA法测定血浆TXB2、6-keto-PGF1α含量。采用电刺激大鼠颈总动脉血栓模型测定血栓形成时间;静脉注射胶原蛋白与Adr诱导小鼠血栓模型观察小鼠死亡率和偏瘫恢复率;Chandler 环血栓形成法测定体外血栓的湿重、干重和血栓长度;小鼠断尾法和毛细玻管法测定出、凝血时间。采用SD大鼠皮下注射Adr形成血管内皮损伤模型,用放射免疫测定法测定血浆TXB2和6-keto-PGF1α含量、cAMP和cGMP含量。
结果:三氟柳能有效降低正常大鼠血小板粘附率,对ADP、Adr、AA所诱导的大鼠血小板聚集具有明显抑制作用,显著降低正常大鼠血浆中TXB2水平,对血浆6-keto-PGF1α水平无明显影响,显著降低TXB2/6-keto-PGF1α比值。三氟柳能明显延长大鼠电刺激颈总动脉血栓形成的时间,抑制静脉注射胶原和Adr所致小鼠死亡率、提高偏瘫恢复率,显著降低体外血栓长度、湿重和干重,延长小鼠的出、凝血时间。对大鼠血管内皮损伤所致的血小板活化,三氟柳可显著下调TXB2水平,对6-keto-PGF1α含量没有明显影响,降低TXB2/6-keto-PGF1α比值,同时显著上调cAMP和cGMP水平;三氟柳对花生四烯酸代谢系统的调节作用,与磷酸川芎嗪、三七总皂苷作用相当,且可能优于阿司匹林、丹参,对环核苷酸系统的调节可能优于上述药物。
结论:三氟柳通过抑制血小板粘附、聚集和释放来发挥其抗血小板活化和抗血栓形成作用,其作用机制与调节花生四烯酸代谢和环核苷酸系统相关;三氟柳与阿司匹林、丹参、磷酸川芎嗪、三七总皂苷相比,其抗血小板活化作用可能具有选择性、多途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