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烟草根黑腐病是烟草的一种严重土传病害,是由根串珠霉菌[Thielaviopsis basicola]为害根部引起的。此外,烟草根黑腐病还可以与烟草根腐病、烟草黑胫病等病害混合发生,导致在田间鉴别病害时困难,从而错过了防治适期。由于此病害的危害大而且难以防治,所以加强对该病原菌的监测和准确掌握田间病原菌的数量和分布,能够对其早期预警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本研究建立了一套利用Real-time PCR技术用来快速检测田间土壤中烟草根黑腐病菌孢子数量的技术体系,为田间该病害的早期预警提供了理论基础。同时,研究了外源硒和硅对烟草根黑腐病的控制作用。论文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基于Real-time PCR技术建立了土壤中烟草根黑腐病菌定量检测体系。利用烟草根黑腐菌与其它真菌在ITS序列上的差异,设计出一对特异性的引物Tb F/Tb R,扩增片段为150bp,通过对反应体系的优化,以接种10倍梯度浓度的病原菌孢子的土壤DNA为模板扩增,得到反应结果的标准曲线,每个反应体系中分生孢子数目的对数(x)和对应的Ct值(y)之间呈线性关系:y=-1.5373x+24.955,R2=0.9909(P<0.01),分生孢子灵敏度为每克土壤1个孢子,对土壤的Real-time PCR标准曲线进行可靠性验证,技术重复的变异系数在0.30%—2.42%之间,表明方法灵敏度高重复性好。2、田间菌量分布和检测。对往年发生烟草根黑腐病的五块烟田进行五点取样进行定量检测,结果显示在5号田间的三个样品中能够检测到病原菌孢子,说明上述体系可以检测出田间的烟草根黑腐菌在土壤中的数量,表明在不同田块烟草根黑腐菌的分布存在明显差异,同一田块中菌量分布也是不均匀的。3、外源物质和杀菌剂对烟草根黑腐菌的抑制作用。采用室内毒力测定的方法研究亚硒酸钠和纳米二氧化硅与杀菌剂协同作用对烟草根黑腐菌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亚硒酸钠对烟草根黑腐菌菌丝生长有抑制作用,其对菌丝的EC50为1.2743μg.m L-1,而纳米硅对病原菌的菌丝没有抑制作用。将亚硒酸钠和其它杀菌剂单剂分别以1:1、1:4和2:3的比例进行复配,研究协同作用对菌丝的影响,发现亚硒酸钠和多菌灵2:3的混剂配方对抑制烟草根黑腐菌菌丝有一定的增效作用。4、外源物质对烟草防御性酶活的影响。通过用亚硒酸钠和二氧化硅对烟草的灌根,研究烟草体内防御性酶的活性变化和PR-1、PR-2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变化,结果表明,经处理的烟草SOD、POD、PAL、PPO和ACT酶的活性和PR-1、PR-2蛋白的相对表达量都有所提高,表明亚硒酸钠和二氧化硅都会诱导烟草的抗病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