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草根黑腐病菌的定量检测及外源物质的抑菌效果

来源 :安徽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gmaj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烟草根黑腐病是烟草的一种严重土传病害,是由根串珠霉菌[Thielaviopsis basicola]为害根部引起的。此外,烟草根黑腐病还可以与烟草根腐病、烟草黑胫病等病害混合发生,导致在田间鉴别病害时困难,从而错过了防治适期。由于此病害的危害大而且难以防治,所以加强对该病原菌的监测和准确掌握田间病原菌的数量和分布,能够对其早期预警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本研究建立了一套利用Real-time PCR技术用来快速检测田间土壤中烟草根黑腐病菌孢子数量的技术体系,为田间该病害的早期预警提供了理论基础。同时,研究了外源硒和硅对烟草根黑腐病的控制作用。论文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基于Real-time PCR技术建立了土壤中烟草根黑腐病菌定量检测体系。利用烟草根黑腐菌与其它真菌在ITS序列上的差异,设计出一对特异性的引物Tb F/Tb R,扩增片段为150bp,通过对反应体系的优化,以接种10倍梯度浓度的病原菌孢子的土壤DNA为模板扩增,得到反应结果的标准曲线,每个反应体系中分生孢子数目的对数(x)和对应的Ct值(y)之间呈线性关系:y=-1.5373x+24.955,R2=0.9909(P<0.01),分生孢子灵敏度为每克土壤1个孢子,对土壤的Real-time PCR标准曲线进行可靠性验证,技术重复的变异系数在0.30%—2.42%之间,表明方法灵敏度高重复性好。2、田间菌量分布和检测。对往年发生烟草根黑腐病的五块烟田进行五点取样进行定量检测,结果显示在5号田间的三个样品中能够检测到病原菌孢子,说明上述体系可以检测出田间的烟草根黑腐菌在土壤中的数量,表明在不同田块烟草根黑腐菌的分布存在明显差异,同一田块中菌量分布也是不均匀的。3、外源物质和杀菌剂对烟草根黑腐菌的抑制作用。采用室内毒力测定的方法研究亚硒酸钠和纳米二氧化硅与杀菌剂协同作用对烟草根黑腐菌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亚硒酸钠对烟草根黑腐菌菌丝生长有抑制作用,其对菌丝的EC50为1.2743μg.m L-1,而纳米硅对病原菌的菌丝没有抑制作用。将亚硒酸钠和其它杀菌剂单剂分别以1:1、1:4和2:3的比例进行复配,研究协同作用对菌丝的影响,发现亚硒酸钠和多菌灵2:3的混剂配方对抑制烟草根黑腐菌菌丝有一定的增效作用。4、外源物质对烟草防御性酶活的影响。通过用亚硒酸钠和二氧化硅对烟草的灌根,研究烟草体内防御性酶的活性变化和PR-1、PR-2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变化,结果表明,经处理的烟草SOD、POD、PAL、PPO和ACT酶的活性和PR-1、PR-2蛋白的相对表达量都有所提高,表明亚硒酸钠和二氧化硅都会诱导烟草的抗病性。
其他文献
学位
学位
镉(Cd)是自然环境中常见的重金属污染物,通过植物富集、水体迁移等方式进入食物链,严重危害人体健康。微生物异化铁还原过程在土壤中广泛存在,指铁还原菌利用各类有机物为电子供体,以Fe3+为电子受体,将Fe3+还原成Fe2+的过程,被认为是影响水稻Cd积累的关键因素。异化铁还原诱导产生的次生矿物可吸附大量重金属,因此建立一种微生物对铁转化介导的土壤重金属稳定化修复方法,了解异化铁还原过程中铁氧化物的形
李约瑟的宏篇巨制《中国科学技术史》(Science and Civilisation in China),以其思想深邃、内容博大和资料丰厚,在全球范围内赢得了赞誉,并引起了世界各地许多领域学者的关注和兴趣,在中国更是妇孺皆知,然而李约瑟的另外两本反映中国科学的书——《科学前哨》(Science Outpost)和《中国科学》(Chinese
期刊
学位
学位
为了解决视频人体行为识别中网络难以训练、直接将卷积神经网络全连接层的输出送入循环神经网络而导致空间信息缺失,进而引起视频人体行为识别精度不高、难以训练等问题。本文提出基于神经网络和迁移学习的视频人体行为识别方法,该方法以resnet50为基础网络,将在imagenet数据集上训练好的权重参数用于初始化所有的卷积层,使用卷积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对resnet50的输出做处理,得到具有空间信息的视频描述
“水稻(Oryza sutiva L.)-紫云英(Astragalus sinicus L.)”轮作体系在我国南方稻田种植系统中对增产增效和提升土壤肥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本研究以“水稻-紫云英”轮作体系为研究对象,利用田间长期定位试验和盆栽试验,通过对水稻产量、植株体内养分积累及土壤养分等的测定,评估了稻田秸秆与紫云英协同还田的增产稳产效果,及其对植株的养分积累和土壤肥力作用。主要结果如下:1
学位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