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政治效能感与政治参与研究——基于山西省803份调查问卷的量化分析

来源 :山西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T3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村民自治作为乡村治理的一种模式,是中国农村基层民主政治的实践。这种乡村民主制度离不开广大农民的参与,而村民政治参与行为的诱因,又离不开一种称之为“民主性格”的品质。“民主性格”是民主价值体系在一个人行为中的体现,不仅包含了显性的政治参与行为,也包含了隐性的政治态度即政治效能感。通过分析政治效能感与政治参与行为这两者之间的关系,表明政治效能感对于政治参与具有一定的影响。   本文首先从理论的角度分别介绍了政治效能感和政治参与的内涵与界定,通过在对两个概念梳理的基础上,以借鉴修改西方经典问卷为依据,以设计的《中国村民的政治态度和政治行为调查问卷》为研究基础,以山西省的村民为主要研究对象,以访谈、对话的方式与村民进行交流获取相应的数据和资料,将所得数据应用专业统计软件SPSS(Statistical Product and Service Solutions)进行数学统计分析,施测结果显示:村民的整体政治效能感高于整体政治参与,政治效能感属于中等偏下水平,政治参与属于低参与;“村级”政治层级的政治效能感对村民政治参与的影响低于“政府级”中的政治效能感对村民政治参与的影响;在“村级”政治层级中,村民内在政治效能感对政治参与的影响高于外在政治效能感对政治参与的影响,并且对于政治参与的影响最为显著;在“政府级”政治层级中,村民的内在政治效能感对政治参与的影响高于村民的外在政治效能感对政治参与的影响;在政治效能感与政治参与两个变量的相关性上,单向度的影响与双向度的影响并存:“村级”内在政治效能感对于村民的维持性政治参与层级的影响最为显著,敦促性政治参与层级次之,且这种影响是单面向的;而村民推动性和干预性政治参与层级与“村级”内在政治效能感影响是双向度的,两者互相影响。
其他文献
The historical segregation between international trade and investment law is fading away largely due to the commencement of vertical FDI.Despite its efforts, th
知识产权(Intellectual property),是指“权利人对其所创作的智力劳动成果所享有的专有权利。”现今的世界贸易中知识产权成为了热门话题,其和货物、服务一起影响着贸易市场。